三個,更為重要的是,“雷鳥”可搭載無線電制導炸彈實施精準的高空轟炸,其代價僅僅是犧牲部分航速和續航力
抵達蘇俄航空基地的“雷鳥”立即著手改換塗裝,在機翼和機身刷上醒目的紅色五星,自此之後,只要天氣允許,這些高速偵察機每隔兩到三天就會對日軍在朝鮮半島和偽滿洲國的軍事部署進行一次空中偵察,每個月對日本列島北部實施一到兩次高空偵察抵達目標區域後,飛行員使用一臺由高空轟炸瞄準器改進而來的高空觀測器進行直接觀測,進而人工操控位於機腹下方的兩臺航空攝象儀以合適的角度和時機進行連續拍攝。偵察過程中每每遇到日軍戰鬥機的截擊和地面高炮火力的攔截,德國飛行員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向上爬升,在離地十多公里的高空飛行,它們甚至不容易被人們肉眼所察覺。在1941年的最後三個月裡,這種偵察一共進行了40多次,日軍相應進行了31次空中截擊,但無一成功,地面高射炮兵嘗試了20次攔截,同樣沒有取得任何戰果。
至1942年初,派駐遠東的德軍偵察機增加到了22架,包括10架he121“雷鳥”以及4架搭載了雷達探測器的電子偵察機ju56。這種裝置可以根據截收到的雷達波測算對方雷達的方位,而蔡司公司製造的新型航空攝像器材也將有效提升航拍偵察的效果。
《想看本書最新章節的書友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