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事實上,目前的投入遠未達到戰爭撥款的上限。即便超出,也是為了打贏戰爭,有何不可呢?”
對於這個回答,萊費爾公爵除了羨慕還是羨慕。20年代中後期,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義大利王國未能倖免,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導致社會動盪,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的軍國主義思潮不但在年輕的軍官群體中受到追捧,在上流社會也頗有市場。1929年,社會黨首、民族主義者伊萬諾…博諾米出任義大利首相,對內推行社會改良,對外加強與美英等國的經濟貿易和政治外交合作。近四年來,義大利的經濟形勢有了一定的好轉,但是能夠投入海軍建設的經費依舊非常侷促。
接下來,穆勒開始“進攻”道:“我原本以為義大利會像愛爾蘭一樣堅定不移地加入這場偉大的戰爭,沒想到……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貴國遲疑彷徨呢?”
“元帥閣下此言差矣。”萊費爾公爵以冠冕的方式回應道,“義大利一直忠實履行著同盟國成員義務,在由貴國發動的這場戰爭中,至少保持了善意的中立。”
在說到“至少”這個措辭的時候,義大利人的語氣稍稍放緩,顯然是在提醒對方,義大利的參戰並非沒有可能,關鍵是看德國能否給出令人滿意的參戰條件。
義大利人所言不虛,同盟國的軍事條約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