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1 / 4)

小說:萬歲約阿希姆 作者:南方網

的機槍聲。電光火石之間,一架ik…20被連串子彈擊中,發動機位置冒出滾滾黑煙。片刻過後,它再也無法維持平穩飛行,機身一歪,失速墜向海面。

一擊即中,宛如砍瓜切菜,英軍戰機的犀利表現給了心懷忐忑的愛爾蘭轟炸機飛行員們當頭棒喝,後座機槍奮力嘶吼,然而它們的火力在這架靈活穿梭的英軍戰鬥機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轟炸機飛行員們的耳機裡適時響起指揮官的聲音:“保持隊形!注意掩護!”

剛剛被擊落的飛機留下了一個空缺,除此之外,飛行編隊仍然維持原狀,但這些初上戰陣的飛行員們此刻緊張極了,他們很擔心這個致命的敵人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損失,保持隊形意味著跟戰友們同生共死——而不是搏一搏個人運氣。

所幸的是,愛爾蘭空軍的精英路線讓他們在戰爭伊始就有足夠的優秀飛行員投入一線,兩架護航戰鬥機迅速前來補位,在它們的兇狠追獵下,剛剛那架英軍戰鬥機只有躲閃之力,豈有機會再來攻擊轟炸機編隊?

經歷了這個小插曲之後,兩個中隊的ik…20很快飛抵戰場空域,並按預定計劃將飛行高度降低至五十米左右——十層樓給人的感覺很高,但當飛機以這樣的高度飛行時,無論是它清晰的外觀、揚起的氣流還是響亮的發動機轟鳴聲,都將給地面上的人們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

以戰術轟炸機進行低空和超低空轟炸絕非某位聯軍指揮官一時腦熱的想法,而是從20年代早期興起的新戰法,同盟國陣營和美英聯盟皆有不少身居高位的推崇者,所以德、愛、英、蘇、日、美等國相繼研發裝備了符合低空轟炸要求的輕型轟炸機,這其中尤以德國的ju…30“輕弩”最負盛名。因受威廉皇儲青睞,至戰爭爆發時,德國空軍已列裝兩千九百多架ju…30,是單型號裝備數量最多的轟炸機,而且與眾不同的是,許多ju…30大隊跟陸軍的常備兵團形成了半固定的關聯,在日常訓練操演中扮演著類似軍屬重炮群的角色。戰爭爆發首日,在聯軍部隊登陸科恩半島之前,成群結隊的ju…30便在戰鬥機的掩護下轟炸了雷德林和阿伯索赫,而從之後的戰鬥情況來看,這次低空轟炸效果斐然。

“沒有看到敵軍進攻部隊,他們已經撤退了嗎?”

“沒看到一個英國兵的蹤影,倒是有很多一動不動的戰車,不知道它們是否被徹底擊毀。”

“不去管它們,我們的目標是那些活著的英國士兵,他們應該在戰壕裡……是的,我想我看到了,前面的戰壕裡有很多人……大家注意南北走向的戰壕,它是我們昨晚丟失的防線,現在已被英國人據為己有,我們沿著戰壕飛行,然後投彈、掃射、撤退,小心地面火力!”

無形的電波在戰場上空穿梭往來,兩個人字形編隊逐漸調整成為不完全規則的飛行縱隊,當它們逼近那條彎彎曲曲且佈滿彈坑的塹壕時,來自地面的槍彈迅速變得密集起來,但是處於低空飛行狀態的戰機不像在中高空翱翔那樣自由自在,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小心謹慎,否則還沒被敵人槍炮擊中就有可能自行墜毀。

領頭戰機率先飛抵塹壕上空,沒等它開始投彈,便有連串子彈射中了它的機身和機翼,甚至有幾發打在機腹下方的航空炸彈上濺射點點火星,這樣的情形不禁讓人捏了一把汗,但跟絕大多數以低空轟炸為主要作戰技能的輕型轟炸機一樣,ik…20的防護設定很有針對性,從下方射來的普通槍彈幾乎不太可能擊穿它的發動機、駕駛艙以及油箱部位,其餘位置的貫穿傷通常都不致命。

駕駛戰機在槍林彈雨中穿梭,愛爾蘭飛行員們既艘滿懷豪情,同時又感到心驚膽戰。帶著這樣的矛盾心理,他們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完成了投彈——150公斤的航空炸彈能夠讓方圓三四十米範圍內的生物非死即傷,50公斤的航空炸彈可以把蜷縮在塹壕中的整排士兵送去天堂,它們不斷在英軍陣地製造一個又一個圓形的“真空區域”。

爆炸威力是如此強勁,投彈後迅速拉昇的飛機在空中都有明顯的顫感。

拉起的過程中,每架ik…20的後射機槍手都不失時機地開了火,大多數人打光了整個彈鼓才肯作罷。接著,這些愛爾蘭轟炸機迅速爬升至五六百米的飛行高度,收攏隊形,向西返航。重新編隊之後,飛行員們驚喜地發現,在這次看似險象環生的低空轟炸中,他們的損失率居然還不到百分之十!

所謂站得越高看得越遠,回首俯瞰戰場,轟炸機飛行員們對戰場格局走勢有了更加客觀的瞭解,其實那些擠在塹壕裡的英軍步兵並非最理想的打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