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部署於戰線後方的野戰炮兵以及那些可能用來集結部隊、囤積彈藥的樹林才是最具價值的轟炸目標。
機群還未脫離戰場,通訊頻道里又傳來了新的警告:“一隊英國戰鬥機從後面追上來了!我們的護航戰鬥機在哪裡?”
隨行的護航戰機沒能及時出現,好在迎面飛來了幾架採用灰綠迷彩塗裝的單翼戰鬥機。它們的翼展看起來不比ik…20這樣的雙翼轟炸機短,機身造型宛若一把鋒利的梭鏢,而且前起落架是收起的,氣動效能明顯較早期戰機好很多。
“是德國空軍的福克g…51!”通訊頻道里有人興奮地叫了起來,“萬歲!”
“來得正好!由他們去對付英國戰鬥機,我們繼續爬升,全速撤離。”中隊指揮官下令道。
得益於優異的設計效能,德軍的福克g…51在戰場上顯得遊刃有餘,但它們終究不是萬能無敵的存在,而那些尾追前來的英軍戰鬥機看來是帶著強烈的報復之心,它們僅以部分兵力纏住德軍戰機,餘下的不顧一切拼命追趕。幾分鐘之後,護航的愛爾蘭戰機趕到,但能夠返回愛爾蘭的ik…20已經少了6架——沒有絕對的制空權,戰術轟炸機的每一次出擊必然要冒極大的風險。
第82章 航渡
在聖喬治海峽北端,介於北威爾士科恩半島與東愛爾蘭威克洛郡之間的開闊海面,起伏的浪濤下隱藏著一個個輪廓好似巨鯨的人造物,它們主體位於水下二十米深處,內部乘員藉助特製的潛望鏡直接窺視海面。從體型來看,它們的噸位應不超過1000噸,按照當前公認的標準,它們屬於中型潛艇,通常用來執行警戒巡航和中近程的攻擊任務。這些潛艇的外殼並沒有塗刷醒目的圖案或徽章,僅僅在指揮艙側面標註了簡單的戰術編號,乍一眼無法辨明它們的身份,但當它們盯準海面上的船舶張開血盆大口時,人們不必懷疑它們所歸屬的陣營。
“前方發現魚雷航跡,有英國潛艇!”
一艘桅杆上高高懸掛著愛爾蘭海軍戰旗的驅逐艦上,嘹望員用高亢而又急促的嗓音發出遇敵訊號。戰鬥艦橋上,值班軍官們紛紛端著望遠鏡搜尋敵蹤,雖然難以在茫茫海面捕捉到微小的潛望鏡頭,但魚雷滑過留下的白色航跡以及片刻過後遇襲船隻的猛烈爆炸已經清晰無比地告訴他們,船隊遭到了英國潛艇的攻擊!
劇烈的爆炸聲猶在海面迴盪,驅逐艦指揮官便向通訊兵高聲下令:“打兩顆紅色訊號彈!”
少頃,兩顆紅色訊號彈垂直射入天穹,方圓十數公里內的艦船都能看到這個帶有特定戰術資訊的訊號。
偌大的船隊共有各式艦船四十餘艘,戰艦和武裝船隻佔了大約三分之一,其餘皆是無武裝的民用船舶,體型較大的約莫有四五千噸,小的大概三四百噸,給人的感覺是一鍋形色各異的雜燴,認真觀察的話,不難發現它們排著整齊有序的隊形,而護航艦艇也恰到好處地佔據了關鍵位置。
在戰鬥警報的催促下,驅逐艦上的戰鬥人員各就其位,所有武備進入隨時擊發狀態,尤其是位於艦舷兩側和艦尾的反潛武器,而在輪機的瘋狂嘶吼聲中,戰艦航速從“巡航”提升至“戰鬥”,艦艏激起的水浪開始湧上甲板……
“米諾斯號發來訊號,英國潛艇在它東北方1500米的位置!”
嘹望員話音剛落,蓄著黑色唇胡的驅逐艦指揮官便果斷向掌舵的大副下了命令,這艘蓄勢待發的戰艦化身成為勇敢的牧羊犬,無所畏懼地朝著威脅羊群的惡狼撲去。
最先鎖定敵方潛艇蹤跡併發出指引訊號的是一艘巡邏炮艦,它的主要武器是一門37毫米的機關炮,儘管這種武器不太可能威脅到水下的潛艇,艦員們還是適時地開了火,海面上騰起的水柱給友艦清楚地指明瞭目標方位。
在讓通訊人員向司令部報告敵情之後,驅逐艦指揮官果斷向前主炮的炮手們下令:“瞄準米諾斯號的射擊位置,連續開火!”
這艘帶有典型德式特徵的驅逐艦是德國海軍早期移交給愛爾蘭的艦艇之一,跟愛爾蘭戰後自行建造的三個級別相比,最大的差別在於它們的火炮採用純手工裝填,射速較裝備半自動裝填機的新式驅逐艦慢了一多半。收到指揮官的射擊命令,前甲板唯一的105毫米單裝火炮很快發出第一聲怒吼,炮彈呼嘯而去,在機關炮掃過的海面轟起一大團水浪。
驅逐艦指揮官神情振奮地喊了一聲“打得好”,炮手們倍受鼓舞,以爆發速度完成裝填並再次開火。由於傳統艦炮完全依靠人工瞄準,在艦艇高速運動的狀態下連續開火,彈著點往往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