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人生落子無悔 作者:大熱

背心,對我和藹又有耐心。我們初次見面,他就很友善,談過幾分種後,他帶著我去見國際商學專業的博士指導員奈教授。那是一個看起來年輕,長得帥氣的教授,他也很客氣,向我介紹了情況,並作了學業的指導和安排。 在與奈教授談話結束後,我就在國際商學的辦公室,與剛結識的秘書璐比小姐聊了起來——我想多瞭解一些情況。

商學院有四位國際商學的專業教授,但兩位教授已暫時離校:丹尼爾博士正在歐洲作訪問學者,他是這一領域的著名學者;克里西博士是國際金融教授,已請了一年事假,正在紐約的一家國際銀行工作。其他的兩位教授,一個就是我剛見過的奈博士,另一個是崔博士。 正在說話間,外面進來了一箇中等個子的亞裔中年人,長著很有韓國人特徵的方形臉,臉上所流露的是那種師道尊嚴的傲然。 璐比小姐馬上說:“這就是崔教授。” 我已透過學校資料對他有一些瞭解,他是國際商業的主要教授之一,早年畢業於韓國大學,又到美國留學,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教育後,就一直在賓州大學任教了。 我那瞬間的感覺,如同他鄉遇故知。我恭敬地站起來,先自我介紹,又對他表示了仰慕之意:“崔教授是我們亞洲人中的佼佼者。由於東、西方在文化和語言上的極大差別,亞洲人走商科的學術道路不容易,您能夠這樣在學術界崛起,是我學習的榜樣,希望崔教授今後多多指教。”

“不要說這些,我知道你們中國人就喜歡拉關係,我不吃這一套。”崔教授不客氣地說,他的臉平淡得連肌肉也沒有抽動一下,“不要指望我會因為你是亞裔學生,就會特殊照顧,我是一視同仁,對所有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的。” 當時的我,真有一種拍馬屁卻給馬踢了的感覺,但還是畢恭畢敬地聆聽著他的教誨。 可是,我也頗感意外,因為這是美國。我們若觀察美國現代文化,就不能不注意到它那種人權和人道主義的強烈色彩。是因為農奴制和種族歧視的過去,是因為祖上作的孽,才有今天美國的負罪感,也才形成那種矯枉過正的社會傾向。美國社會對偏見和歧視極為敏感,即使那只是屬於苗頭現象。

比如說,我們中國人在聊天時,經常會談論,說河南人怎麼怎麼地,上海人怎麼怎麼地…… 這種說法,在美國社會,特別是在有教養的美國人中,是很少聽到的。因為把人按類分別,建立標準,這本身就是成見(Stereotype)和偏見(Prejudice)。我並不是說美國人沒有成見和偏見,只是說,他們即使有這種想法,也不會輕易地表露出來,因為這反而顯得自己教養不夠。這不能算虛偽,而是在特定文化下的社會行為規範。 所以,當我聽到崔教授把中國人定型為“喜歡拉關係”——不管對與不對,就覺得很意外,這種一概而論不符合美國的主流文化。而且,我們初次見面,他就已表現出那種毫不掩飾的敵意,這更使我感到吃驚。我遇到過形形色色的美國教授,他們有好有壞,但起碼在表面上很客氣。這使我產生了一種不祥的感覺。 以後,我對崔教授更瞭解了,知道他完全把自己看成美國人了——儘管他說英語帶有明顯的韓國口音,而且他表現出的那種強烈偏見也是美國人中少有的。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弱者的抗爭

過了不久,我又遇到了另一國際商學博士研究生徐寧,一個挺秀氣漂亮的中國女孩子,思路敏捷,善於談吐,看起來就是女強人型別。她畢業於北京經貿大學,在一所美國大學拿到MBA學位後就來讀博士了,她已入學兩年了。都是中國人嘛,初次見面就感到親近,而且她為人很熱情,給了我很多積極的建議。我們很談得來。

那時我人生地不熟,就急切希望能從徐寧處瞭解情況,她也很樂意地向我作起介紹。聽起來,總的評論還是不錯的。但當談到崔教授,徐寧就表露出極大的不滿。他自負、固執,有極度偏見,而且對她進行種種刁難。 有些事情乍聽起來都是難以置信,但我已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了。我告訴了徐寧我與崔教授的初次接觸,她告誡我要小心,說崔教授敵視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 那次談話後,她又多次向我傾訴。她與崔教授的矛盾越來越激化。最後她忍無可忍了,正式向商學院領導提出投訴——她指控崔教授歧視女性、對她不公正的待遇。她說崔教授由於歷史原因(指朝鮮戰爭中,韓國與中國是交戰國),特別歧視中國學生。 在她提交正式投訴後,商學院就成立了一個由行政、教師和學生代表共同組成的仲裁委員會,此委員會將舉行聽證會,在聽取原告、被告和第三者證人的證詞後,要作出裁決。徐寧把我也列為證人之一,我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