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這樣迅速的進步抱怨。

結論

讓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關於經濟增長帶來了剝削、貧困和不平等的說法上,並結合我們已經知道的答案進行一番比較:

第一,在全球化時代,最富裕國家的平均收入與最貧窮國家的平均收入之比在持續提高。回答:正確。

第二,高收入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水平的絕對差距在不斷拉大。回答:正確,但不可避免,主要原因是20年前的起點差距太大。

第三,個人之間的全球不平等現象在惡化。回答:錯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的個人之間不平等狀況從各種可能的指標來看都在縮小。

第四,絕對貧困的人口的數目在增加。回答:可能不正確。極端貧困的人口數量自1980年以來很可能下降了,這是兩個世紀以來第一次發生的新現象,主要是歸功於亞洲人口大國的快速增長。

第五,絕對貧困人口在世界總人口中的比例也在增加。回答:錯誤。極端貧困的人口在世界上的比重肯定是下降了。

第六,世界上的窮人不但收入水平在惡化,而且其他很多人類福利指標都在惡化。回答:絕對錯誤。按照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識字率、飢餓發生率、生育率、童工比率等指標來計算,人類的整體福利都大有改善。這些指標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改進幅度最小,部分是因為疾病的影響,部分是因為經濟增長的緩慢。

第七,每個國家內部的收入不平等都在擴大,特別是大多數積極加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國家。回答:錯誤。在大多數有效融入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家,收入差距並未拉大,儘管中國例外。高收入國家的收入不平等狀況有顯著擴大,但全球化對此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我們並不清楚,很可能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我們還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從廣義上看,人類福利的指標有所提高;陷於極端貧困狀況的人口的比例在減少;最貧困的人們的問題不在於他們受到了剝削,而是根本沒有人去利用他們,被隔絕於世界經濟體系之外;快速加入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家實現了高速增長,正在讓地球變得越來越美好;我們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讓那些沒能成功融入世界經濟的國家有效加入建設性的、互利的生產網路。

◇歡◇迎◇訪◇問◇BOOK。◇

第42節:外貿帶來的傷害(1)

第十章 外貿帶來的傷害

顯然,如果本地的人民自己種植食物……至少能保證他們免受市場的制約、實現獨立生存……以及在必須利用世界市場之前,儘可能製造自己需要的其他產品,那麼任何國家或社群的安全都會得到加強。社會的目標不應該是追求最低價格的產品,而是尋找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的手段,以及在一個不會由於世界市場的動盪而崩潰的體系中,實現永恆、富足而穩定的生活。如果人們自己種植作物、自己生產必需品、控制自己生活的條件,價格就將完全不是要考慮的問題。

左派們關於全球經濟一體化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向後看,一種是向前看。任何瞭解他們的思路的人都不會感到驚訝:今天反對〃公司全球化〃的人是屬於前者。卡爾·馬克思知道,世界市場經濟是〃民族的片面性和侷限性〃的敵人。而如今的許多全球化反對者的期望就是民族主義的自治,甚至地方性的自治。儘管這樣的主張最突出,但還有其他的批評意見。自由貿易和世界貿易組織面臨著各種形式的攻擊,本章將回答如下九個主要的質疑。

第一,來自低工資的發展中國家的進口掏空了發達國家的工業,使得高收入國家無力競爭,除非大幅度削減工資。

第二,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能力的提高可能帶來全球性的過剩、滯脹和蕭條。

第三,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來自對工人、包括童工的殘酷剝削。

第四,世界自由貿易毀壞了自然環境。

第五,由於各種原因,自由貿易應該被〃本地化〃所取代。

第六,自由貿易破壞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策略,它們無力與發達國家的高科技產業開展競爭。

第七,商品貿易對於發展中國家很不公平、合算。

第八,世界貿易組織是個反民主的機構,被跨國公司的利益所俘獲,威脅到國家主權、環境和人類福利。

第九,高收入國家給發展中國家強加的自由貿易政策是虛偽的,它們自己仍然奉行保護主義,特別是在對發展中國家最有利的產業領域。

讀者們還應該注意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