艘),火箭炮船一個大隊(6艘),登陸艇、運輸船(140餘艘),外加救護船、指揮艇、通訊交通船,以及台州地區民兵和三一四七部隊沿海巡邏船等,參戰艦船共200餘艘。
參戰三軍共17個兵種,28個戰術群,與被攻擊方相比佔絕對優勢,其中步兵4個加強營3600人3倍於守軍;炮兵4個營又12個連,火炮119門,5倍於守軍。
三軍聯合作戰,要聯合、利用各軍兵種的優勢,最關鍵在於協調各兵種、戰鬥群之間關係,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如何使用陸、海、空三個軍種,17個兵種,28個戰術群,以及各種艦艇、飛機、火炮,根據各自的效能,在規定時間內準確把炸彈、炮彈以及其他各種彈藥投擲到指定目標,如何保證登陸部隊準時到達登陸點,無論是對指揮員、還是戰鬥員,都是一個陌生課題。
實際情況是,方案雖然制定下來,三軍卻從上到下誰都沒有協同作戰經驗,普遍缺乏現代化作戰知識,對各軍兵種之間特點缺乏瞭解,甚至相互間抱有疑慮。陸軍擔心空軍在轟炸時誤傷自己,顧慮海軍能不能把部隊準時送上灘頭,在海上遇到敵人怎麼辦;空軍則擔心飛機能不能準時到達島上空,會不會錯炸自己艦船,還怕會被自己的炮火擊傷;海軍顧慮空軍能否奪得戰區的制空權,航行安全有沒有保障等等。
根據華東軍區的預先號令,前線指揮部明確提出“以陸軍登陸部隊需要為需要,以陸軍登陸部隊的勝利為勝利”的作戰原則,陸、海、空參戰部隊立刻展開分階段戰前大練兵。
(二)
現在,讓我們面對一江山島軍事作戰圖來了解一下,國民黨軍隊在大陳島一線的軍事力量分佈情況。
朝鮮停戰以後,臺灣當局加強了駐浙江沿海島嶼的守備力量,以上、下大陳島為中心在魚山、一江山、南麂山諸島部署了第四十六師3個步兵團、軍官戰鬥團、直屬炮兵團、工兵營、憲兵連和6個突擊大隊,加匪特共2.1萬餘人,艦艇15艘,由國民黨中將六十七軍軍長劉濂一指揮。
一江山島地處浙江台州椒江口外東南,西北距離黃岩縣海門鎮30餘公里,東南距大陳島16.6公里,北距頭門山9公里,分為南、北兩島,相距110至250米,中間相隔一條海峽,形成南北對峙,北一江山島稍大,東西寬1900米,南北長100至700米不等,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南一江山島東西寬約1010米,南北長約300米,面積約0.7平方公里。島四周礁石林立,岸高10至70米,懸崖峭壁40至70度仰角,供攀登地段全長不足1000米,近岸水深7至8米,日常受海潮和風力影響多生旋渦和“巖頭浪”,全島地形易守難攻。
該島守敵為第四突擊大隊和突擊二大隊四中隊,及一個炮兵中隊,共1087人(原來判斷為1300人),司令王生明上校是蔣軍1954年度“克難英雄”,第四突擊大隊大隊長王輔弼中校在淮海戰役中曾為我軍俘虜後逃生。該島在美軍打造下長期設防,共築有永久性、半永久性地堡154個,壕塹兩道,以203和180制高點為支撐點火力可以兩島相互支援成犄角之勢。並有鐵絲網、地雷、絆網等副防禦設施,火力配系分四層控制灘頭前沿:
第一層火力,為配置在山腰的山炮、榴彈炮;
第二層火力,為配置於前沿突出部位的戰防炮、機關炮;
第三層火力,配置在前沿的火箭筒、迫擊炮和機關槍;
第四層火力,以衝鋒槍、卡賓槍、手榴彈為主,伴有埋設地雷;
臺灣方面聲稱一江山島為“生物通不過的鋼鐵堡壘”,“打不沉的美造航空母艦”。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對外宣稱:“一江山是大陳的門戶,大陳是臺灣的屏障,一江不保,大陳難守,大陳不保,臺灣垂危!”
一江山島之戰(6)
1954年12月3日,美、蔣在華盛頓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蔣介石號召:“保衛臺灣,必先固守大陳,要守住大陳,必確保一江山島。”
當年華東海軍登陸艇三大隊作訓參謀孫梅生在晚年接受紀錄片《東海軍魂》攝製組採訪時回憶了部隊訓練片段:“登陸艇大隊簡稱叫‘登大’,當時有36條登陸艇。實際上登陸作戰的準備在1953年就開始了,當時我擔任航海業務長,訓練登陸的地方就在普陀山的沙灘上,1954年5月解放東磯列島之後,訓練任務逐漸加重。
“1954年的年底我們奉命到穿山半島訓練一個月。當時穿山的大貓山、小貓山兩個島模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