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讓楊奉失去理智。
但是現在。顯然不是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三日來,星急火燎的向南後撤,每個人地身心都已經疲憊不堪。
四萬人馬,歷來便是拱衛邊疆的驍軍,守土有責,對於衛寧南撤的命令,並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願的遵從。
六郡邊塞。同氣連枝。放棄雁門。對於當地地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麼。這是每個士兵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倘若換了一個人下令後撤的話,那必然會激起這些悍勇地士兵拼死反對,甚至是兵變犯上作亂,襲殺上官。以這些兵卒悍勇地本性,以及對六郡邊疆的情切,這樣的事情,也並非一次兩次而已。這也便是衛寧不得不放棄遵從楊奉軍令南下救援安邑,抗命不尊的另外一個原因。
但好在,衛寧在雲中以北,大青山一戰的輝煌戰果,已經建立起了足夠的聲望。而作為邊塞中最有懾服力的邊軍首領之一,趙陽地投效,才是壓制住這四萬邊軍地不滿不至於爆發的最根本原因。
趙陽從軍近二十載,從區區一介小卒爬到一郡邊長地地位,憑藉的不僅僅是他彪悍的武藝和勇氣,同樣,他有著幷州邊軍難得的縝密腦袋。
在衛寧紆尊降貴,聲茂並切的曉之以厲害關係,面對這樣一具勞心勞力而病態不堪的身體,趙陽最終也不得不忍痛認同了衛寧的決議。事實上,將一切罪過都敢於背在身上的衛寧,也深深得到了趙陽的敬服。
軍心稍稍壓制,但這對於衛寧來說無疑也是一場賭博。敗,則從此窮途末路,身死殞命,換來的可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