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3 / 4)

小說:漢末衛公子 作者:保時捷

強橫的勢力,而曹操擁立獻帝,唯才是舉。帳下賢才濟濟一堂,對比起如今的河東來說,要實力乃天下第一,比政績清明,對曹操也不遑多讓。

正是如此,天下之大,賢良莫不蜂擁而至。州初平,衛寧不願意讓無德無才的世家子弟抬頭,敗壞政壇,寧肯讓上面的人,一人領幾人事,也不鬆口,而有了大批的才能之士慕名而來,相當大程度上填補了官吏的空缺。

而地方畢竟不是中央,在安邑有衛寧壓制,眾人無話可說,也不敢有所怨言。在地方上,即便受到了上頭的人的敲打和提點。卻還是有不願意低頭的人,要展現一下勇氣。

集結私兵,抵制官府政策,成群結隊,州郡之地,卻也弄得聲色不小,不肯接受衛寧的新政。

而衛寧早前派出的黃忠掌管雍州。衛五管轄涼州,趙雲控制司隸,三人皆為衛寧心腹,早暗中受了衛寧地叮囑。

有了這樣一個苗頭,對比起這群殺神身經百戰染滿的鮮血,結果可想而之。

衛寧曾投放了十萬大軍在三州之上,這十萬兵馬卻是正規軍,精銳之師,還不算上當地地守備部隊。三將節制州郡兵馬,有衛寧親授殺伐果斷之權。一聲令下,那些私兵不過豢養的私奴而已,比起麾下十萬刀兵上的寒光凜凜。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那暴亂的苗頭給鎮壓了下去。

而在滅掉了幾門最先反對的世族之後,上到安邑公卿,下到普通士門,人人震驚膽寒。

要動新政。必輔之以重兵。澆灌以鮮血。那群冥頑不靈地傢伙。正是這新政地第一批祭品。愚昧地腦袋。根本就不曾看清楚。這已經是一個軍權至上地年代。

掌握了數十萬大軍。四州之地地衛寧。方是這片土地。說一不二地主人。而他所作出地讓步。也不過是給他們這些世家大族面子!

都已經做到這一步了。有人。也終於已經發覺。劉曄提出地八策。實際上。正是暗奉了衛寧地心意。

三個月地時間。在郭嘉等人地帶頭下。河東勢力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翻天覆地地改革。事實上。從表面上看待。門閥世家地利益並沒有受損多少。他們該享有地特殊地位。衛寧並沒有剝奪。低於平民地賦稅。依舊掌握著大量地土地。朝堂上依舊不少士大夫。而衛寧地心腹也多為士族出身。權柄依舊滔滔。

但倘若細細品味一下。便知道。士族未來要演變成能夠左右朝代更迭地強橫實力已經在悄然間被衛寧抹平。就算能發展。也不過只能算個官宦之家。富豪名門。僅此而已……

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遠見到能夠看出士族未來地成長。而有遠見者也斷然沒有想到。日後會有兩晉門閥那般強勢。就算有所怨言和不甘。也只能慶幸維護住了現在家族地利益。畢竟。強權之下。生殺大權。可是在衛寧一手之間。

三個月地周旋,看上去短短時日而波瀾不驚,實際上,卻也是耗費了衛寧無數的心血,與士族之間的爭鬥,卻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稍微走錯一步,也很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

而三個月的緩衝時間的爭取,實際上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政令已下,前期最有可能遭受的阻攔並沒有掀起多少風浪,世家大族反應過來,也已經為時已晚。

衛寧只覺得,就這樣短短時日,便彷彿度過了數年一般,而衛五這個一直以來隱沒在暗處的情報部門也從未停歇,流水般的情報送往衛府,衛寧也只有親自過目,方能心安,即便有郭嘉相助輔佐,卻也減少不了多少負擔。

而一切,也正是在這三個月之後,稍稍有些好轉。

黃忠,趙雲,衛三地血腥鎮壓,死者幾近千人,到是真正震懾住了宵小之輩。

三月初春,衛寧方才覺得有些暖意。

當初親自答應為典韋主婚,也正是提到了日程,事實上,也是這一段時日殫精竭慮,茶飯難嚥,甚至典韋那個未婚妻滕英到了安邑,也不曾見過。

雖然衛寧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地水土才能造就這樣一個審美觀迥異的女子,而且聽郭嘉說這個女子還挺美貌。

好不容易鬆弛了下來,衛寧也不願意每日裡深鎖在豪宅之中,既然答應了典韋,索性衛寧便決定就定下了近期內為他正婚地主意。

典韋是衛寧身邊的近衛心腹,滕氏一族自然也不會放棄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不願意與父親遠別,生性灑脫的滕英便要求典韋將滕氏一族遷徙入安邑來。這樣一件小事,典韋曾經詢過衛寧,衛寧也自然不會不給他面子。

滕氏的遷徙,有了典韋頭上這尊凶神庇護,幾乎沒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