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嗓子眼裡,剛才說的話,可以說已經犯了上位者的忌諱,知情不報都已是重罪,還要稟報訊息,還不是罪大惡極?
衛寧眼睛緊緊盯著劉曄,只讓後者汗流浹背,“我河東與河北一戰而勝,河北一統,雖勝,恐怕河東也將傷不少元氣……若在這個時候,衛侯再斬盡殺絕,反使州郡人人自危……還請衛侯三思!”
劉曄幾乎是在衛寧那股冰涼地眼睛中,強壓下無邊恐懼而提出建議,話說完,腦袋幾乎已經匍匐在地上,渾身彷彿都有些脫離,根本不敢再看衛寧的眼睛片刻。
“哈哈!生何故如此!?”衛寧驀然大笑,慌忙起身將劉曄扶起,“先生所言甚是,我又如何不懂?我只是要讓自己心中略微有個底而已!”
“事實上……便是這紙上所寫的名錶,我會動還是不動,也還未下決定!或許……我會將其付諸一炬也不定!”衛寧微微一笑,甩了甩那微厚泛黃的紙張,對劉曄笑道。
衛寧想到了曹操,這樣一個梟雄,在當時,是不是也有他現在的心理?燒還是不燒?看了,還是未看?怒,還是怨?
第四百四十五章 朝歌之戰結束,北方雄主的崛起
六月,徐榮匯合毋丘興出壺關,趁虛攻打邯鄲。
留守邯鄲城內的袁熙,根本都不明白,徐榮什麼時候又增加了整整三萬人的可用之兵,更人心寒的是,這三萬兵馬根本不是那種隨便抓捕填充的百姓,而是真正的百戰精兵!
而這個時候,邯鄲城內,只剩下三萬人,審配的兵馬還在去信都的路上,不管是回援還是其他,顯然都趕不上了。
徐榮名聲在外,加上前次三番的戲弄冀北袁軍,彷彿耍弄一隻老鼠一樣,讓他在自己手中蹦。徐榮這次傾巢而出,同樣讓袁熙驚顫不已,深恐又中了他的詭計,只下令堅守不出,又急忙差人突圍北上,命令審配即刻南返救援邯鄲城。
不得不說,從徐榮和賈詡抵達壺關,全權統領北方戰事的時候,整個冀北就被他二人攪動得烏煙瘴氣,烽火連天。壺關兵馬,好像已經成了袁紹集團心頭永遠抹不去的痛苦,一看到壺關的這樣龐大動作,真是人人都愁眉苦臉起來。
邯鄲城自戰國時代起為趙國王都,自後幾經修繕經營,也是冀州有名的大城,城高池堅不說,先前又從冀州後方收集了無數糧草囤積在此。
按照常理來說,留守的三萬兵馬,再加上可供使用的糧秣,要防守城牆,不說一年半載,便是守上個一兩個月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現在,顯然並不是常理情況。
袁紹治下兩州,所有精銳部隊,幾乎都已經抽調南下投放到了主戰場。邯鄲揹負的使命,是在後方堵截壺關,同時,從冀州,幽州內部徵召的新兵也多送往邯鄲,經過休整,訓練。形成了勉強的戰鬥力後,再送往南下,填補主戰場的兵力。
所以,邯鄲的守軍規模,在源源不斷的補充中,一直沒有縮減多少。但因為是稍微訓練有戰鬥力後,便會送往鄴城,所以,留在邯鄲城中的三萬人,根本就是一群新兵!
對比起徐榮那四萬多兵馬,一萬人乃是當初跟隨衛寧擊敗鮮卑人十萬大軍的原幷州邊軍,而剩餘三萬人是集合涼州軍團地精華所在。最為關鍵的是幷州軍和涼州軍的宿怨,促使這兩個大漢有名的邊疆強軍,互相攀比的心思濃厚。尤其在趙陽這個幷州軍系出身的軍官已經建下了赫赫功勳地時候,涼州軍人更不願意落後。
先有三番五次地打擊。新兵沒有形成戰力。後又有徐榮領兵壓境。在數量上形成了足夠地優勢。即便有依託城牆作為防守。但邯鄲城內。幾乎都是愁雲慘淡不堪。
而徐榮自然是不會讓邯鄲城有絲毫喘息地機會。審配在經過壺關眾人地引誘佈局之後。已經徘徊在信都和邯鄲地中央處。正是這樣一個尷尬地位置。註定了他不可能一下便能決斷。畢竟冀北地大後方。重要性實在不比邯鄲弱得了多少。尤其在後方民眾暴亂地時候。一但再不壓制下去。將會迅速蔓延。甚至達到幽州地區。
徐榮料定地很明白。只要保持對邯鄲強攻猛攻。露出速戰速決。甚至不惜一切代價要將邯鄲奪下地姿態。審配絕對會猶豫。甚至可能放棄救援邯鄲。
兵回援地少。恐怕會被徐榮趁機吃掉。而多了。信都之亂將無法控制。而保持勢在必得地念頭下。審配自然會擔憂。在回援地路上。若邯鄲就這樣被徐榮攻破了。豈不是不僅耽誤了鎮壓冀北暴亂地時機。還白白跑了一趟。
所有人都知道邯鄲如今低迷地士氣。都知道邯鄲那三萬只是數量上看著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