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與永寧後,周瑜深知不能等敵軍反應過來,慌忙又催出兵馬即刻北趕,意欲趁機將洛陽再度攻破……
不過船隊行到半路,卻碰上了辛毗設下的陷阱,一時間,大軍無法前進。
周瑜自然不曾料到洛陽還有這般有見識的人,竟然能夠看出他趁機偷襲洛陽的企圖,三條橫江大鎖加上河底下的亂石几乎讓船隊無法通行……
對方已經有了防備,周瑜只能猶豫還要不要繼續攻打洛陽,恰在這個時候,從西面趕來的徐晃也終於殺到了……
徐晃的突然出現顯然是周瑜不曾料到的,他用弘農,潼關,函谷關以及華陰佈下迷障就算對方能夠迅速反應過來,也應該是將目光放到盧氏。盧氏與永寧隔著一個三餚,必須是要繞行,若再從盧氏尾隨追趕,也絕對不可能這麼快!
唯一的解釋便是……徐晃這支兵馬在當初從弘農退兵開始,便根本沒有追擊孫策,而是直接東進向著洛陽方向趕來!
周瑜驚得一身冷汗,彷彿終於揭開迷霧看到了對方的算計。
是了,洛陽竟然是關中和關東兩處戰場的糧草總儲備地,那麼怎麼可能沒有多少兵馬把守,又怎麼那麼容易被他抓住機會偷襲?
那麼,洛陽一定是個陷阱,而徐晃這麼快的出現,也應徵了周瑜的猜測……!
船隊橫江不能進,而這些船舶都是商用船,若是擠一擠的確可以裝不少人,但若用於戰鬥,那便是萬萬不可能的了。
周瑜希望趁著對方還未發動攻擊搶先登陸兩岸,但結果顯然並不如同他所期望的一樣。
面對飛蝗流雨,裹著火油棉布的箭矢紛紛射來,正值初秋乾爽,船隻當即便被點燃了不少。
江東軍雖然擅長水戰並且不畏乘船,可是耐不住火焰燒烤,煙燻,大部分人紛紛逃入水中,但又成了岸邊徐晃軍的活靶子……
等到好不容易倉皇逃往岸邊,清點傷亡,得到的結果顯然讓周瑜異常沉痛。
整整四千人,毀在了對方的攻勢下!要知道就是強攻宜陽也不過只傷亡了一千多人罷了!
而經過一場死裡逃生之後,眾軍已經身體疲乏不堪,更大的考驗自然還在眼前。
早在辛毗猜測到孫曹軍可能沿河而下的時候,便已經派人將自己的決斷送到了郭嘉手中,郭嘉在梁興奪取狹縣而決定遷徙作戰大營時,便悄悄的調撥了三千兵馬悄然潛回洛陽。
而得到了郭嘉的指示,辛毗自然是有了心理支援,當即便準備好了在岸邊伏擊的計劃。其實如同周瑜所想的,洛陽兵馬的確不多,但徐榮作為整個東部戰線的主帥,雖然知道有虎牢關,有關中在,洛陽穩如泰山,但也還派遣了三千兵馬前來防守,而加上辛毗東進曾經調撥的兩千人馬,以及後來的三千人,足可構成一次強大的襲殺!
於是,當江東軍奔赴岸上的時候,這支兵馬也亮出了獠牙,配合起徐晃的攻勢起來。
兩岸皆有殺招,江東軍再次措手不及,被殺了個正著。大軍當即潰敗下來,孫策眼紅萬分,意欲反身與對方來個玉石俱焚,但終究在周泰與周瑜雙雙死勸下向南後撤,一直退回宜陽……
只是,這一戰,便已經損失了近七千人的傷亡,收攏了殘兵,也不過只得六千多人,還有部分人不知道迷失到了何處……
一直等到三日後,許褚和曹洪領著剩餘的一萬餘曹軍騎兵趕到,全軍終於才緩緩恢復了一些士氣……
但北上洛陽的道路因為徐晃和辛毗的意外配合截殺已經不可再行,周瑜已經不確定洛陽是否還有更大的陷阱等著他,陷入了一個死結……最終因為太過疲累和鬱憤,周瑜一時不查卻是病倒了下來……
周瑜一病,大軍終於開始亂了起來。當初曹操和孫堅都聯合定下大事小事需要問過周瑜才能決斷,但此時周瑜一病不能理事,大軍坐困宜陽小城,敵軍虎視眈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殺到,坐困愁城只是死路一條……
可是,這時候雙方終於產生了分歧。許褚與曹洪的曹營兵馬建議改道南下,走宛城走軒轅山殺出重圍退回潁川……而孫策卻執意要北上擊敗徐晃,攻打洛陽……
兩軍意見不和,許褚深恨周瑜,便與曹洪獨自領兵南下去了。
關中孫曹之軍,終於宣告破裂……
但許褚和曹洪卻不知道,在軒轅山等待著的不是生路,卻恰恰是一頭蟄伏許久的真正猛虎……張頜,四萬人養精蓄銳,等候多時了!
第五百零九章
周瑜敗了,在經驗上和老辣上,現在不過才二十歲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