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部分(3 / 4)

小說:醫匡九合 作者:中國長城網

還有一個親兄弟,乃是英親王阿濟格。只是阿濟格這人與大阿哥豪格屬於同類,四肢達,頭腦簡單。歷史上多爾袞並不喜歡自己這個兄長,這裡面也有一些彎彎繞繞。因為若是多爾袞想掌權,用自己的弟弟多鐸是沒有問題的,古代講究一個長幼有序,當哥的阿濟格總有這樣那樣的想法,不如弟弟多鐸老實聽話。

在原本的歷史上,阿濟格在順治五年,要求順治皇帝封他為叔王,但卻被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嚴詞拒絕。等到多爾袞死後,阿濟格企圖攝政,最後被順治削爵幽禁賜死。

可見至少多爾袞很清楚阿濟格是什麼人,所以與他並不太親近。

但是,不親近不代表人家不是親兄弟,眼下滿清的王公大臣中,奴兒哈赤大福晉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都是親王爵位,終歸是一母同胞不是?

以前黃臺吉在時還能壓制住他們,但是黃臺吉一昏迷,光憑代善可就不行了。

所以,這次多爾袞大敗之事,大夥兒都心照不宣,沒人去追究責任,八旗議政也只是做出從瀋陽請洪承疇帶援兵入朝這一條方略來。

一時間遼東滿清境內雞飛狗跳,除了擅長守城的祖大壽必須坐鎮遼陽之外,滿清這一次集結了傾國之兵跨過了鴨綠江,支援入朝作戰。

……

在滿清調兵遣將的同時,張力也沒有閒著。陳正操的團山水師從寧遠中右所運來了過三萬軍隊,除去廣鹿原之戰的損耗,眼下南部朝鮮漢城方向,團山軍的兵力已經過六萬。

隨著崇禎八年冬天的到來,朝鮮國與遼東一樣,進入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季節,漢城北邊的漢江南北兩岸,團山軍和清軍都佈置了大量火炮,雖然江面結冰,但不管是哪一方先動攻勢,都很被動。

強行透過結冰的漢江的話,到時候在冰面上挨一炮可就不是死幾個人那麼簡單,沒準冰面破裂,嘩啦啦地全軍覆滅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現在對於交戰雙方來說都不適宜出戰,故而朝鮮國的局勢便僵持了起來。(未完待續。)

。。。

第476章 漢軍旗的覺悟

平壤距離漢城還有些距離,作為清軍的大本營自然是再適合不過。不過清軍漢江前線的指揮重鎮,乃是開城。

開城距離漢城只是隔著一條漢江而已……後世韓國與朝鮮弄的那個什麼開城工業園,便是設定在這裡,可想而知此處距離漢城的距離實在很近。

眼下開城清軍的主帥乃是大阿哥豪格,而漢軍總指揮則是“兵部尚書”洪承疇……黃臺吉先前改革官制,在朝廷裡設定六部,大約有點後世“我大清”照搬明代六部官制的雛形。不過眼下與後世“我大清”設定滿漢尚書不同的是,女真王公貴族對這什麼鳥“尚書”、“侍郎”的官兒半分興趣也沒有,他們更重視的是八旗旗主、和碩額真、梅勒章京這些傳統的女真官職。

洪承疇榮升兵部尚書,說白了也就是隻能管著漢八旗這邊的軍隊而已。女真八旗就算一個小小的牛錄章京,那也是屬於“主子”級別的,又豈會讓奴才去管?

不過洪承疇卻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心情很好,想必在他心中,漢j部隊……呃,不,漢八旗恐怕以後對陣團山軍比滿八旗靠譜得多,當然,這需要作出一些改變才行。

這日黃昏時分,凜冽的寒風呼呼地颳了一整日,開城城內的清軍大營中顯得有些頗有幾分冷清。

這種鬼天氣在隆冬季節的朝鮮國實在是太過稀鬆平常,從萬曆年開始,這裡也一年冷過一年。往常在遼東的時候,不過是滿八旗也好,漢軍旗也罷,亦或者當時祖大壽負責的寧錦防線的明軍,都是在城裡軍營中“貓冬”。

後世開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那是因為南北對峙,而明代朝鮮國乃是統一的國家,故而這裡幾百年都是文恬武嬉。兵營也破爛不堪。不過萬曆年小鬼子狠狠地揍了金胖子……啊,不,李氏國王一把,開城在那時候便也修建了一處佔地面積不小的兵營。

清軍進駐開城之後。自然這現成的兵營便為清軍所用。現在,清軍大營中除了些凍得瑟瑟發抖、一邊罵著娘一邊在那巡邏計程車卒之外,幾乎看不見人影……兵卒們都在“貓冬”呢!

然則軍營的議事廳裡卻春意盎然,絲毫感覺不到一絲的寒氣。四盆旺盛的爐火放置在大廳的四個角上,大廳正中還有一個很大的火盆。裡面噼裡啪啦地燒著柴禾。大廳內大門緊閉,窗戶關得嚴嚴實實,不過西側轉角的偏廳卻開了一扇窗戶,以作通風換氣之用。

大廳之內坐著三個人,其中一人坐在主位,餘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