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車?”張力一聲驚呼,“韃子的糧車?糧車怎麼了?”
“這幾日韃子往軍營運糧的糧車,比前幾日少了一大半!”
“什麼?!”張力和高元良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呼喊了出來。
糧車大量減少,說明吃飯的人少,那也就是說明……
韃子軍營中沒有那麼多人了!
“木頭,你怎麼不早說?!”(未完待續。)
第382章 延綏軍
木頭也只是前日才發現,他琢磨著韃子萬一有存糧也不一定。這下張力才冷靜下來,確實,正所謂關心則亂,木頭的想法並不是沒有道理。
一天兩天糧車減少並不能下準確的判斷,不過連續幾日運送糧食的糧車都減少的話,那就說明問題了。
想通此節過後,張力微微頷首,也不責怪木頭。
高元良似乎也明白了,一臉焦急之色地道:“大人,韃子分兵他處,恐怕……”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張力口中喃喃地重複著這一句話,整個人劇烈地抖動起來。
高元良和木頭都是大驚失色,張大人還從來沒有這樣,而且他說這句話的意思,難道是害怕韃子了?
不可能啊!害怕韃子,張大人又怎麼會登陸金州衛,與真韃子在兔兒屯死戰?
當然不可能!
張力眼中冷眸一閃,咬牙切齒地道:“木頭,拿地圖來!”
木頭哪敢墨跡,立刻下去拿了一份地圖前來。張力接過地圖,用力一抖,將大號的地圖攤開放在地上。
看地圖也只短短一炷香時間,張力立刻下達了命令:“木頭,你傳我的命令,全軍立刻集結,準備開拔!”
“是,大人!”木頭不敢多問,馬上就下去傳令。
而張力看了高元良一眼,一字一句地道:“元良,你讓夜生派出南北兩路斥候,北路至昌平,南路至大興,探查敵情!”
高元良重重地應了聲喏,正要離開之際,卻又聽到張力說話了。
“來不及了,全軍緊急集合,馬上往南邊轉移……唔,大興有可能有敵人,那麼往西南邊的固安進發!”
高元良點點頭。也著急忙慌地下去傳令。此刻張力身邊只有幾名侍衛,他也立即掉頭就走,那幾名侍衛趕緊快步跟上。
……
盧象升的三萬延綏軍,其中包括五千嫡系的天雄軍。駐守在京師西北的石景山。
後世石景山已經成為首都的一個區,然而在明代,這裡還是屬於郊區。
此刻盧象升正與延綏總兵官李玉東和榆林鎮總兵官胡爾風兩人,在延綏軍營地議事大帳中議事。
盧象升在大帳內來回踱步,而躬身立於他左右兩旁的李玉東和胡爾風則是神情黯淡。
就在今日。朝廷下達了命令,所有勤王大軍一律在城外駐紮,連“勤王兵馬大都督”洪承疇洪大人,也移防西山了。
延綏軍先前分配的任務是守廣渠門,不過現在也不用守了,現在的任務是守石景山。
本來延綏軍就是三等公民,出了名的裝備差,大明邊軍老大是薊遼軍,老二是宣大軍,餘者邊鎮軍隊跟叫花子也差不了多少。
薊遼軍和宣大軍的大炮火器。在延綏軍處幾乎是看不見的,譬如榆林鎮總兵官胡爾風麾下一萬兩千人,一共只有一千把火銃,那還是嘉靖年蕩平倭寇以後淘汰下來的……掐指一算的話,這些火器尼瑪都有六七十年曆史了,這玩意能使?
故而延綏軍主要還是以冷兵器為主,不過刀槍箭弩也都是鏽跡斑斑……
胡爾風心裡有些不爽,其實這次他和李玉東一起大老遠從陝西前來勤王,為的就是弄點軍餉,再弄點軍備物資回去。也好鳥槍換炮……至於打建奴麼,他倆自然是沒有半分興趣。
可是來到京師勤王以來,軍餉卻是一個子兒也沒見著!好在山人自有妙計,胡爾風和李玉東自然也有生財之道。
廣渠門是他們的防區。附近也住著上萬戶的百姓。大明朝向來“開門黨”私通建奴的j細就很多,胡總兵和李總兵說你是j細,那你就是j細了……除非交錢贖人。
這項發財的買賣是跟宣大軍學的,延綏軍只爽了短短數日,朝廷一道聖旨,就叫他們滾蛋了。
眼前這石景山乃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又怎麼弄銀子去?
此二人心中所想,盧象升又怎麼可能不知道?
盧象升重重地嘆了口氣,心裡盤算著應該怎麼“敲打”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