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位總兵官。
自己是“三邊總督”,名義上自然是管著李玉東和胡爾風,不過,現在的情況又有些不一樣。
現在是勤王的關鍵時刻,自己一直是在宣府任職,對延綏軍一點也不熟悉。昨日,就在昨日……山西鎮總兵官王樸,竟然將兩萬山西軍拉回太原去,壓根兒也不鳥宣大總督張宗衡以及勤王兵馬大都督洪承疇。
大明的邊鎮,現在已經有幾分藩鎮的意思了。各地都是將官世家,正所謂流水的總督,鐵打的總兵。
其實盧象升比不過張力,若是張力在此,他一點都不會對山西總兵王樸的跑路有一絲的奇怪。因為歷史上決定明清國運的松山之戰,正是從山西總兵王樸帶頭跑路,揭開了明軍的大潰敗……
這位王總兵一直扮演“王跑跑”的角色,在很多次戰役中他都帶頭跑路,事後p事也沒有,他以為松山之戰自然也是一樣。可惜松山之戰葬送了整個大明朝的國運,影響太過劇烈,所以朝廷狠下決心將他捉來一刀咔擦了。
盧象升對王樸的跑路心存警惕,若是自己手下的李玉東和胡爾風也跑了,那自己這“三邊總督”可就百死莫辭了!
“玉東,爾風。你二人此次勤王有功,雖說朝廷一時拿不出餉銀來,不過本督一定會上奏摺為你們表功,聖上也一定會開內帑的……”
不管李玉東和胡爾風信不信,盧象升是強迫自己必須相信這些個說辭,否則又怎麼忽悠人?
然則李玉東和胡爾風能混上總兵官,又豈是蠢貨?此刻在他倆心中只有兩個字……“呵呵”。
不管怎麼說,大明朝文貴武賤,區區總兵官是一定不敢跟總督大人說半個“不”字的,故而倆人也口是心非地齊齊應了一聲:“全憑總督大人作主!”
盧象升微微頷首,正要再勉勵二人兩句,突然外面傳出了震天的喊殺聲,一時間將盧象升驚得渾身一顫!
盧象升快步往議事大帳門口走去,就在此時,一名哨探也快馬而至……(未完待續。)
第383章 重於泰山
那哨探飛身下馬,舌頭似乎都打了結,聲嘶力竭地喊道:“總督大人,韃子……全是韃子……!”
盧象升猛地一驚,厲聲喝問道:“慢點說,到底怎麼回事?!”
那哨探穩了穩心神,這才開口道:“韃子從昌平殺出,總數……不計其數,鋪天蓋地的韃子盡數從昌平殺來了!”
“總督大人,軍情緊急,屬下營中恐生變故,必須馬上回營彈壓!大人,屬下去去就來,去去就來啊……”
不等盧象升反應過來,李玉東和胡爾風竟然丟下一句話之後,一溜煙地跑了……
盧象升整個人面色鐵青,臉色數變之後,終於穩定住了心神!
韃子竟然用了“暗度陳倉之計”!他們假裝攻擊京城德勝門,又在無定河沿岸做出渡河的姿態,實則竟然是將兵力集中到了北邊的昌平衛,從昌平繞了一個大圈,而後直接從背後攻擊京師西邊的勤王大軍。
大同鎮總兵陣亡!
宣府總兵投降!
宣大軍已經大潰敗了……
此刻盧象升也知道李玉東和胡爾風怕是靠不住了,延綏軍肯定也是潰散的下場!
盧象升來不及多想,立刻將天雄軍五千人馬集結起來,以作殊死一搏!
也只短短小半個時辰,天雄軍五千人馬便盡數集結完畢,而盧象升也得到了最新訊息,延綏軍果真火速撒丫子跑路了。
天雄軍軍營之中,盧象升站在了一處高臺之上,親自向自己手下的天雄軍大聲說道:
“古人說: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現在,我們將要與人數多過我方十倍,乃至數十倍之多的敵軍作戰。我個人心意已決,明知必死也要勇往直前,以報國家。但是,各位將士人等,還可以作最後一次考慮……各位家中還有老小牽掛的。不欲葬身於此的,趁敵我尚未開戰之際,可以先行離去,本總督絕不阻攔;若有願隨我與敵軍作殊死一搏的。則請留下……”
說著,盧象升命令弟弟盧象晉取過一支令旗來指向西南方向: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願從死者,就往西南逃生去吧!”
不曾想,盧象升的話才剛剛說完。所有的天雄軍將士們立刻齊聲的大喊道:“我等願隨大人死戰……死而無憾!”
看了這樣的場面,盧象晉“啪”地一聲把令旗的旗杆一折兩斷,含著淚對哥哥盧象升說道:“大人麾下,沒有貪生怕死之輩!”
盧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