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1 / 2)

懾於多爾袞的命令,吳三桂不得進京,他在途中釋放太子,在皇姑寺把他交給太監高起潛。高起潛和太子前往天津,由海路抵達揚州。他發現南明當局並不歡迎太子的出現,想殺死了事。他的兒子高夢箕(原任鴻臚寺少卿)極力反對,挾帶太子渡江,輾轉來到蘇州、杭州。當時正好是元宵佳節,太子不堪旅途勞頓,在街上觀燈時浩然長嘆,被路人發現了身份。高夢箕害怕太子身份暴露會連累自己,便向馬士英告密。馬士英派太監李繼周前往杭州跟蹤,太子已到金華。李繼周趕到金華,在觀音寺中見到了太子。李繼周原先在宮中當差,見過太子,有些面熟,下跪叩頭。太子說:我認得你,姓名記不起了。李繼周告訴他,奉新皇帝旨意,迎接小爺進京(南京)。

三月初一,李繼周護送太子來到南京,首先報告馬士英,然後報告弘光帝。弘光帝一面把太子安排在興善寺暫住,一面派遣從北京南下的太監暗中察看真偽。不料兩位太監一見太子,就抱頭痛哭,見他衣服單薄,脫下衣服給他穿上。弘光帝聽說後大為光火,說道:真假還沒有搞清,怎麼可以如此草率?即使是真的,讓位與否,還要我點頭,這廝竟敢如此膽大妄為。立即下令把兩個太監處死,知道內幕的李繼周也被毒死。

txt小說上傳分享

王朝的末路(9)

這種殺人滅口的做法,反映了弘光帝對太子到來的心虛,因為牽涉到“讓位與否”的問題。他暗示臣下,不得輕率承認太子的身份。這就為太子事件定下了基調。此後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這一點而展開的。

朱由崧派遣原先的總督京營太監盧九德前往探察虛實。盧九德知道皇帝的心意,見了太子不敢表明態度。

太子大聲喝道:盧九德,你為何不叩頭?

盧九德嘴上不承認,腿卻軟了下來,下意識地叩頭,口中輕輕地說:奴才無禮。

太子接著說:多日不見,肥胖成這樣,可見在南京享受了。

盧九德不敢分辯,叩頭說:小爺保重。說罷,立即告辭。他對在場的人自我表白:我沒有服侍過太子,太子為何這樣說?看來有些相象,卻認不準。

得到盧九德的報告,弘光帝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禁止文武官員謁見太子。隨後把他轉移到錦衣衛都督馮可宗的官邸,秘密拘禁。他和馬士英商量對策,馬士英極力主張太子是假冒的,有三個疑點:第一,太子脫離虎口,應當直奔南京,為何前往杭州?第二,聽說太子為人凝重,很少言語,此人能言善辯;第三,日前左懋第從北京寫來密信,說北京也有一個假太子。基於這樣的分析,他向弘光帝獻計:派盧九德等太監和曾經為太子講課的官員,盤問他關於先帝、永王、定王的生辰,以及宮中制度,所學功課,如果露出破綻,立即公開處決,以正視聽。如果是真的,可以讓他住進宮內,但不要讓他出頭露面,惑亂人心。

在這些人準備辨別真偽之前,弘光帝召見他們,先定下調子:太監審視後報告,都說面貌不對,語言閃爍。言外之意,這個太子是假的。因此一干人等審視的結果是在預料之中的,他們在向皇帝彙報時,異口同聲地說,太子根本不認識這些官員,回答也文不對題。在場的大學士王鐸大聲喊道:是假的!結論得出來了,弘光帝喜形於色,嘉獎道:由此可見各位忠誠大節。

於是乎,太子被押入監獄。官方正式宣佈:太子是駙馬都尉王昺的侄子王之明假冒的。

於是乎,對假冒太子的王之明進行會審。會審之前,弘光帝親自召見會審官員,向他們交代:如果太子是真的,朕的地位怎麼安排?你們一定要認真對待。意思是會審結果必須證明他是假的。因此所謂會審,便成了一場提線木偶的表演。

三月初六,第一次會審。官員們故意出一些難題,如指認紫禁城地圖,背誦講課內容等。太子不耐煩地說:你們以為假就假,我原本不打算與皇伯(按:指弘光帝)爭奪帝位。

三月初八,第二次會審。官員們指證太子是王之明假冒的。太子說:你們不承認也就罷了,何必為我更改姓名?又說,是李繼周拿了皇伯的手諭來找我,不是我自己要來的。駁得審問官啞口無言。大學士王鐸見情況不妙,趕緊下結論:千假萬假總是一假,不必再審。

刑部尚書高倬、錦衣衛都督馮可宗匆匆草擬了一份審訊結論,這樣寫道:據王之明供認,此人十八歲,保定府高陽縣人,買一頭驢,與僕人出走,受人威脅利誘,假冒皇太子。

都察院隨即在大街上張貼布告——“王之明假冒太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