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行了。
嬴政長吸了一口氣,拿出推心置腹的態度,道:朕看到你們就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好生羨慕。也講講我年輕時候的事情吧。我二十二歲那年,豎子嫪毐發動叛亂,拿著我和我母親的玉璽發一萬兵卒進攻蘄年宮。參加叛亂的竟然有衛尉司、內史郡的官員,可以想見,那時的朝廷該有多麼混亂。
嬴政又道:好在秦國有多年的傳統,沒有虎符,任何人也無法調動軍隊,因此,那一萬人差不多是烏合之眾。但是,我當時在蘄年宮,手邊只有一千人,不是他們的對手。時間萬分緊急,我有兩個選擇,一是把虎符交給郎中令,讓他調動軍隊消滅叛軍,二是把虎符交給丞相呂不韋,由他全權指揮戰鬥。要知道,當時,呂不韋已有反心,權勢極大,當時的國尉、御史大夫只聽他的命令。如果把虎符交給郎中令,等於與呂不韋撕破臉皮,很可能使他在關鍵時刻支援嫪毐,而置朕於死地。而如果將虎符交給呂不韋,朕就失去最後一張王牌,如果呂不韋按兵不動,任嫪毐叛軍衝進宮來,朕還是死路一條。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三章 正午之戰(4)
嬴政仰天長嘆了一聲,又說道:當年,我選擇了呂不韋,結果是呂不韋指揮軍隊消滅叛軍,徹底清除了嫪毐的勢力。
嬴政看著兩個年輕人,道:我講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有的時候,形勢逼迫你必須放手賭一回,在那一刻,你除了選擇把賭注押在哪一方之外,做不了任何事情,沒有半點回旋的餘地。此次北擊匈奴之役也一樣,一邊是危機四伏的中原、楚國,一邊是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南下的北方匈奴,朕除了孤注一擲,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嬴政停頓了一下,望著天空,良久,道:天命使然呀!有時,我站在夜空下,向天問,告訴我答案!夜空裡傳來轟隆隆的天籟聲響,可是這聲音代表著什麼呢?嬴政釋然一笑,道:不說這些了,你們在前方一心一意地打匈奴人吧,後方有我在,誰也動搖不了朕的決心。
蒙恬與王離兩個鄭重說道:我們一定會奮力向前,徹底擊敗匈奴人,收復河套一帶,不辱沒陛下的重託。
嬴政沉默不語,向遠處望去。在這裡,他曾送走出徵的王翦、王賁、屠睢等秦國將領。咸陽周圍的宮臺樓宇也在這幾年當中迅速地建成。在平原、山麓綿延幾百裡,規模越來越龐大,比喻成人間仙境一點也不過分。有時,嬴政也十分驚異,自己統治之下的秦國竟然有如此之大的承受能力。但是,這個秦國到底還能承受多少呢?
嬴政剋制心中的不安,道:依我看來,只要你二人按照國尉府事先擬定的作戰意圖,擊敗匈奴人絕沒問題。好了,今天就此告別,朕在咸陽等待秦軍勝利歸來。
從咸陽向北走,天氣越來越乾燥寒冷,很少有陡峭的高山,多是大片枯黃的草原,零零落落的丘陵。行軍的時候,可以望到幾十裡之外的地方。來到這裡,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匈奴人如此捨不得河套地區。對於他們來說,肥美、廣闊的草原是絕好的縱馬馳騁之地,數萬匈奴騎兵一日就可以前進幾百裡,來去無蹤。因此,匈奴人自然與嬴政一樣,決心把這塊富裕之地納入自己的版圖。
不知是不是有意而為,皇帝和國尉府在挑選此次北擊匈奴的將領時,任命了清一色的青年將領,蒙恬稍長,也不過三十七歲,王離等其他將領都才三十出頭。似乎三十萬秦軍只有在這些年輕氣盛,天不怕地不怕的軍官指揮下,才能發揚那種兇悍狂妄的傳統,與野蠻無畏的匈奴人一爭高下,狠狠挫敗匈奴騎兵的銳氣。
半個月後,大將軍幕府到達上郡,並在那裡駐紮下來。過去的兩三年中,在國尉府的安排下,三十萬秦軍已經陸續部署在上郡附近,把長城一線改造成戰略後方的任務也已經完成,只等到指揮戰役的將領到達便可開始作戰。
目前,匈奴人的主力還在陰山以北地區,首領叫頭曼單于,河套地區駐紮的是他的一個分支部落,由首領伊寧領導。這一帶,散散落落地生活著二十萬匈奴百姓,騎兵大約有五萬。
這一日上午,王離來到大將軍幕府,蒙恬正在看著各地傳來的軍情,此時,北地郡、雲中郡、隴西郡也都在集結兵力,從不同方向進擊匈奴部落。蒙恬見到王離,道:從前只聽說過匈奴騎兵,卻還沒見過,走,今天咱們去見識一下。兩人騎馬出城,登上北面的長城。西北方向是一大片開闊的草原,此時,天空蔚藍,太陽斜照,視線極好,遠處偶爾有幾座小山,隱隱約約地浮現在地平線上。
第十三章 正午之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