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組織一些人編草簾子,自己收購,再賣到窯廠。
良好的經濟效益在翻番,嚴介和成了淮安有名的有錢人、萬元戶。可是,在村民的舉報下,嚴介和變成當地部門眼中“資本主義”色彩的典型,有關執法部門取締了他的家庭作坊。
經濟改革,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少有人能預想到,到了下半年,一紙規定似乎頃刻間又扭轉了個私經濟從業者們的命運。7月7日,國務院釋出《關於城鎮非農業個體經濟若干政策性規定》,明確制定了城鎮非農業個體經濟的經營專案、範圍、國家鼓勵支援的各種政策,經營者享有的權利等共12條內容。《規定》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遵守國家的政策和法律、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不剝削他人勞動的個體經濟,是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的必要補充。從事個體經營的公民,是自食其力的獨立勞動者……對個體經濟的任何歧視、亂加干涉或者採取消極態度,都是不利於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都是錯誤的。
《規定》如同一支空氣清新劑,認可了個體戶的合法身份——“自食其力的獨立勞動者”。從此,這個稱呼成為政策偏向他們時的法定身份。日後,也正是在政策不斷左右搖擺中生存並發展的他們,刺激了中國資本在民間的甦醒,並最終以非公經濟的身份佔據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邱光和就是在這樣一個不確定的時期浮出了水面。
邱光和是一位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物。他73年退伍返鄉後,擔任溫州市甌海區婁橋農機廠廠長。不甘受窮,要出人頭地,廠長邱光和起了闖蕩商海的激情。1981年,他和兩個朋友建立了甌海婁橋家電公司。因為三人決策意見常發生衝突,邱光和乾脆自己借錢把朋友手上的股份買了下來。憑藉“先做好人,後做生意人”的經商之道,他先後在溫州最繁華的解放南路、解放北路一口氣開了五家門市部,並在溫州其他主要發達城鎮開設了80多家銷售網點,生意一派紅火。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981:大風起於青萍之末(3)
隨後幾年,溫州家電銷售市場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臺洗衣機的利潤僅有15元左右,一臺冰箱或彩電的利潤也只維持在50元左右。而一場百年未遇的颱風夾著大潮,卷光了邱光和門市部和倉庫的上千萬存貨。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邱光和冷靜而謹慎地做些挽救和彌補工作,同時關注起服裝市場從香港“吹來”的一股“休閒風”。邱光和意識到,開放後的中國必將與國外發達國家一樣,生活方式將越來越休閒化,著裝也會更趨於個性。於是,他創立了溫州市森馬企業有限公司。
80年代初,著裝新潮的女士在花市上
10月17日,*中央、國務院做出《關於廣開門路,搞活經濟、解決城鎮就業問題的若干規定》,肯定了上年中央召開的全國勞動就業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在國家統籌規劃和指導下,實行勞動部門介紹就業、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方針,指出“今後要著重開闢在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中的就業渠道,並增加自謀職業的渠道……”《規定》直接促使各地方政府用各種形式鼓勵當地的個體經濟的發展。上海市副市長裴先白在《規定》頒佈第三天,專門召集一些從事個體商業、服務業的青年以及他們的家長開會座談,鼓勵他們積極經營,同時號召更多的城鎮待業青年從事個體經營活動。
《規定》的頒佈,其實與始於1979,終於1981的知青返城有很深的淵源。作家梁曉聲把那場知青返城稱為“颶風”,在小說《今夜有暴風雪》中,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場景:知識青年大返城的颶風,短短几周內,遍掃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某些師團的知識青年,已經十走*。四十餘萬知識青年的返城大軍,猶如錢塘江潮,勢不可擋。一半師、團、連隊,陷於混亂狀態。
三年來,全國返城的知識青年大約1700萬人,大體相當於當時中國城鎮人口的十分之一。這麼多人忽然湧回城市,第一個壓力就是就業。
“待業青年”是那時候誕生的一個新詞彙,僅僅比“失業”好聽一些。廣州把到工廠、商店做臨時工的返城青年稱為“八路軍”——他們每天工資8角錢。儘管如此,“八路軍”們也該慶幸,因為只能仰食父母的待業青年為數更多。黑龍江齊齊哈爾市11萬知識青年回城,只有2萬多人找到工作。《中國知青史》一書披露,北京市1979年調查了10個區7萬多名待業青年的情況。家庭平均生活費在15元以下的有7000多人,約佔10 %。知青回城的第一年前五個月,北京一市自殺80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