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誰來拯救美國 作者:冥王

管理公司;評估公司根據以往信用來評估公司產品;金融公司員工之間亦盲目地互相信任。

如同《紐約時報》上曾經記載的那樣:

一位華爾街的基金主管曾非常愉快地說:“是的,我就是一個華爾街癮君子。華爾街真夠勁。你知道,在這裡,這麼多富有才華的人在處理這樣巨大的財富,他們創造著效率,也賺取著金錢;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這一切都很有樂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動的語氣繼續說道:“每天早晨,是什麼在支撐人們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無窮無盡的資產,去為那些企業融資呢?如果你不熱愛華爾街,你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所以唯一能夠做出偉大事業的是對華爾街上癮的人,華爾街從事的一切工作,對這種人來講都如此有趣,以至於無論多麼繁重的工作,都不覺得累了。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反正我願意做華爾街癮君子。我以此為榮。”

。。

三、在華爾街玩金融遊戲(1)

有人說,一條華爾街的歷史,就是凝結著幾百年來人們的金錢與貪慾的歷史。很多曾去過華爾街朝聖的遊客,把對華爾街的頂禮膜拜轉移到了街頭那隻身長5米、重達6300公斤的銅牛塑像上,並將其摸得通體發亮,心裡渴望著這頭牛能給自己帶來財運。只是,這件出自義大利藝術家之手的作品,恰如中國《紅樓夢》中大觀園門口的石獅子,多年來只是在冷眼旁觀華爾街上發生的每一個貪婪或遊戲的故事。所以,當華爾街開始脫離一條簡單的街道,昇華成為一個矗立在所有人心中的財富圖騰時,大廈將傾的那一天也就似乎是註定要來的。

1.瘋狂的金融創新

如果回顧一下金融歷史不難發現,幾乎所有金融危機的背後,都有著金融創新的影子。這似乎形成了一種頗有諷刺意味的關係:人們進行金融創新的原本動力,是在於對金融風險的恐懼,或從*利的貪婪;但當創新失去了控制,人們就會在新的危機中飽受新風險帶來的損失。

金融創新也被稱為金融衍處理品。顧名思義,所謂衍生品就是指從原生事物中派生出來的事物。那麼,金融衍生品就是指過去傳統的金融業務中派生出來的交易形態。按金融界的定義,金融衍生品是有關互換現金流量或旨在為交易者轉移風險的一種雙邊合約,常見的有遠期合約、期貨、期權、掉期等。在中國現階段金融衍生品交易主要指以期貨為中心的金融業務。期貨又可分為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後者主要包括貨幣期貨、利率期貨和指數期貨。

從金融衍生品的種類和定義來看,其最大特徵是依託一種投資機制來規避資金運作的風險,同時又具有在金融市場上炒作交易、吸引投資者的功能。而在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中,金融創新也是人們為追求新的生產生活模式而不可避免的。

就一般而言,所謂的金融創新路徑大致可分為三條,即金融產品、機構和制度創新,這三者共同構成了現代金融市場的發展。所以,要防止金融風險向危機的過渡,就必須在這三條路徑上設立相應的防火牆。

在金融產品的創新上,通常有兩個基本原則要把握:一是金融創新的基礎資產質量應該掌握好,另一個就是金融創新的技術要避免濫用。不過,當以證券化為核心的結構金融理念產生後,華爾街的“金融才子”們便將遊戲與金融創新視為了一對孿生兄弟。尤其是這其中的為華爾街“金融才子”們一度引以為豪的創新技術。在這方面,美國華爾街引領全球前沿的能力,確實是其他地方的金融操作者望塵莫及的。而過於追求產品技術的完美性,脫離了與現實風險收益的聯絡,也往往使風險被放大的可能性隨機增加。

於是,自喻為世界第一大金融強國的美國金融才子們,近20年來不僅讓美國的金融衍生品發展很快,且品種繁多,其複雜程度更是無以復加。用全球知名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話說:我看不明白,但我能肯定衍生工具是金融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正是靠著技術與模型的日益複雜化,華爾街新型金融結構產品不僅讓投資者們難以理解,有時就是設計者自身恐怕也難以說得清楚其真實的風險收益結構。

經過這些“金融才子”們的層層打扮,任何被棄如敝履的資產也似乎都能賣出去了。如從早期的邁克爾·米爾肯垃圾債券,直到本書的一大核心問題“次貸”,無不是華爾街金融才子們遊戲智慧十足張揚的結果。

三、在華爾街玩金融遊戲(2)

其實,類似上述資產再怎麼打包、重組、過手,它們的共同本性都沒有發生改變——低質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