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才得以由當事人披露。其中有一位叫瓊斯的,當年正是索羅斯基金的高管之一,亞洲金融危機之前他以中國香港為中心,並深入到東南亞各國研究該地區經濟發展的真實狀況。基於他的第一手資料和資料,索羅斯開始注意到又一個令他心馳神往的攻擊目標。瓊斯隨後還向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如何衝擊亞洲貨幣提供了詳細作戰計劃。
後來,這位當年得意於金融遊戲的基金經理人,面向華爾街媒體細解了當年如何為偷襲亞洲貨幣而提前準備,如何在匯市、股市和期市與香港特區政府展開攻防戰的經歷。
1996年,泰國股市依舊低迷,房地產市場則風生水起,這其中海外資金和國內的銀行就是背後的推手。瓊斯當時駐紮在香港,不過大部分時間是馬不停蹄地造訪周邊的東南亞國家,為索羅斯基金的大舉進攻尋找突破口和準備作戰計劃。
他後來說,“那一年我們在這一地區飛來飛去,我們直接與開發商見面,也與銀行甚至當地記者交流。”他發現整個樓市泡沫已經很多,部分開發商支付利息都有困難,“但銀行還是幫開發商找來很多美元貸款”。
於是,瓊斯認為,資產泡沫堆積、外資不斷湧入、銀行短期外債高築、開發商勉力支撐但已開始搖搖欲墜。“這些訊號綜合起來後,我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仔細研究。”研究的結果就是,這一局面難以維持。於是,瓊斯向索羅斯建議,沽空泰銖。而後來據瓊斯透露,為了這一仗,他們更是提前了6個月準備,逐步建立起了沽空倉位。
到了1997年1月份,索羅斯基金聯合其他國際對沖基金開始發動起了亞洲戰爭。他們在一開始就是大肆拋售泰銖,使泰銖匯率直線下跌。隨後,泰國央行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