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報告稱,2006年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原油平均日交易量比2001年增加了90%。2006年對沖基金和大型機構投資者參與的交易量,比2003年增長了1倍多。
不過,美國正在考慮完善期貨監管。斯圖帕克說,他提交的這項法案,就是要求所有的石油交易都在同樣的規則下玩,“沒有適當的監督,很難判斷交易者是否將交易基於市場現實,或者僅僅是推高油價的賭博。”
目前,這項法案已經得到國會35個議員的支援。斯圖帕克說,他將繼續與其同僚努力去推動這個法案。
油價到底是否被操縱?
不過,有關投機機構操控油價的說法,美國能源安全顧問公司的繆勒表示反對。
“我不認為油價能被控制。但是,我確實認為,金融機構有足夠的資金,對價格走勢施加很大的影響,即便在牛市基礎較弱的時候。”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繆勒謹慎地表達自己的態度。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德意志銀行董事李珊。
李珊對記者說,實際上,在過去幾年,有關投資者的行為如何影響商品的價格、期限結構,如何引發整個商品交易品種的動盪,已經有大量的討論。
“在2005年,這些討論集中在追蹤商品指數資金的快速流入,認為其扭曲了原油的遠期曲線,使其從現貨升水(跌勢)反彈進入遠期升水(漲勢)。”
這位專家告訴記者,由於估計有大約2/3的指數資金在追蹤標準普爾高盛商品指數,而該指數至少70%的權重是放在能源交易上,因此,投機機構容易被指責成為期貨遠期曲線的罪魁禍首。
“然而,在我們看來,這種指責是不實的。因為按照這種邏輯推論,2005年以來追蹤商品指數的基金猛增,就意味著原油的價格曲線永遠是遠期升水。”
因此,儘管資金的流動在某些時候會影響商品價格、曲線,能夠引起市場整體的波動,“我們仍然相信,市場的基本因素才是終極推手。商品價格偏離根本原理的任何表現,都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李珊對記者說。
油價未來向上向下?
在與記者討論油價走勢時,芝加哥阿拉隆交易經紀公司副總裁費林表示,隨著美元貶值可能已經到頭,未來油價可能會回撥,“如此高的油價很難在經濟下滑的狀況中持續。在某個時候,熊會從冬眠中醒過來。”
美國能源資訊局的預測是,未來8年,石油價格將下降,然後又將重新走高。
“預計油價在2016年均價為每桶57美元,下降是因為原油產量增加,以及替代能源,例如乙醇的增加。但是,需求的增長又將推動原油價格走高,到2030年均價將超過每桶100美元。”卡魯索說。
但是,在凱西研究所的德羅里斯看來,卡魯索的預測實在太過保守。這位研究員對記者說,如果能考慮到石油峰值來臨,再考慮到通脹因素的影響,每桶100美元的油價實在算不上貴。
凱西研究所的觀點得到西蒙斯公司董事長西蒙斯的認同。
這位能源專家認為,油價在過去9年已經增長了10倍,但它並沒有傷害經濟。
“油價上漲會刺激投資,重建全球能源基礎設施,會創造世界上最大的基建專案,創造藍領和工程師的工作機會。”
西蒙說,他不知道短期油價的走向。但從長期來講,油價再漲20~30美元並不是問題,“現在的油價是多麼便宜啊!”
西蒙斯向記者提供的資料是,當前世界的原油產出,平均每天不到7250萬桶,比27個月前下降200萬桶,而世界石油需求,大約是每天8800萬桶,而且還將繼續大幅增長。
西蒙斯的預測是,到202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將增長到億桶,而在那個時候,全球的石油供應將明顯跟不上,最後,長久積累的社會危機和地緣政治衝突將爆發,進而可能引起戰爭。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越南危機的中國警示
越南爆發的金融震盪。是繼1994年墨西哥危機、1997年東南亞危機、1998年俄羅斯危機和2001年阿根廷危機之後的又一個新興市場國家中的“優等生”發生的嚴重災難。如果說前幾次危機都有經濟增長放慢的前兆,那麼,越南危機的爆發卻有些突然。
直到2007年為止,越南還保持著世界第二位高速經濟增長的神話。假如說通脹的高起和股市的大跌,是導致越南的外國資本大量流出,引發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