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對前路感到茫然過,也曾因周遭發生驟變而黯然神傷過,或許經歷的事情多了,人也變得畏縮起來,對一切事情持懷疑態度,不敢再前行一步。作家焦桐說:“生命是不宜有太多的陰影、太多的壓抑,最好能常常邀請陽光進來,偶爾也釋放真性情。”
那麼,一個人憑什麼自信呢?
是來源於成功的暗示嗎?當一個人的某項重任或創新一旦成功了,他就會自信。此話雖不無道理,卻仍未道出自信的根本依據。一個人在擔當重任或大膽創新前就需要擁有自信,而不是隻有在成功之後才能自信,外在的因素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自信。
當一個女人年輕而亮麗的容顏隨著歲月流逝而悄然逝去,伴隨而來的是臃腫的身材、寫滿滄桑的皺紋、佈滿疲憊的愁容,這些都會讓她有種莫名的失落與自卑。甚至有時還會很委屈地抱怨說:“我也曾經那麼自信,可是看著年輕的女孩子亮麗照人,我卻徐娘半老,憑什麼還擁有自信呢?”
可以說,自信的人不一定有天姿國色,也不一定瀟灑帥氣,他們甚至可能只是相貌平平,但是,正是因為那份自信,他們瞬間便變得光彩耀人,變得淡雅高貴,因而,無論在哪個場合,他們都是最耀眼的焦點,而且永遠不會因為容顏的衰老而失去自己的魅力。可見,即使是年華不在,也有一種內在的美麗氣質正陪伴歲月漸漸沉澱與豐厚而累積、昇華。而過於自卑的人因為缺乏自信,而忽略了自己的優點與長處,更無法使自身潛在之美得到充分的挖掘與展示。只要擁有自信,那麼無論在何時何地,你都能表現出一種堅定而執著的向上精神,也都能煥發出一種別樣的風采與美麗。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建立自信就這麼簡單
積極狀態與結果並無必然聯絡,得高分、考上大學並不意味著積極,成為一個社會公眾人物也不意味著積極,名人中也不乏悲觀厭世、自殺之人,積極應該是與過程相關聯的,與積極、樂觀、接受、承擔、勇氣、關懷、自信、寬容、創造有關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自信:我們不漂亮但我們健康;我們不高貴但我們快樂;我們不富裕但我們知足;我們的學識不淵博但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努力……
儘管人們無法控制影響自信的很多因素,但卻可以堅持做一些事情以建立自信。採用以下十種策略,你可以獲得激發潛能所需的精神優勢。
那麼,我們要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呢?
1�認識自身的優缺點。
2�保持好的體態,穿著靚裝。
耷拉著肩膀,無精打采的樣子與挺胸抬頭,眼睛直視前方完全展現出兩種精神風貌。要給人一個好的印象,就要保持好的體態。
3�坐在最前排。
4�加大走路的步伐。
5�練習當眾發言。
6�做自己能做的事。
7�感恩的心。
8�讚美他人。
9�規律運動。
10�貢獻社會。
如果你專注於自己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就會對自己的考慮少一些,也不會再擔心自己的缺點。這樣可以增加自信,能讓你最有效地為社會做貢獻。你對社會的貢獻越大,你所獲得的個人成就和讚譽就越多。
需說明的是,自信不等於自負。自負的人總是目空一切,高高凌駕於眾人之上,憑著自己的優勢,不輕易向任何人點頭,總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給人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而自信的人,因為自信更多了一些平和、寬容、禮貌,他們待人和顏悅色,猶如聖母瑪利亞般,易於交談、易於接近,因而更願意親近。
二 學會一定程度上的滿足
通常情況下,人們在參加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動時,會達到忘我程度,將時間及憂愁全部拋之腦後,相應的,生活滿足感便隨之而來。心理學家徹斯把這一現象稱為“順其自然”,他認為,生命中許多活動的流程就是生命中的滿足,如:人們正在處理棘手的事件,正在做手術、玩樂器或者是在和孩子一起解決難題等。
然而,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經常牢騷滿腹,在羨慕別人的生活的同時,抱怨自己對生活的不滿。也許人類最可悲的便是錯過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歡樂時光,而留下了無盡的遺憾。與其終日停留在抱怨哀嘆中,浪費生命、虛度光陰,不如快快樂樂地生活,我們應該知足常樂,身體是健康的,我們就已經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那些躺在醫院裡的病人是多麼羨慕能在陽光清風下徜徉的人群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