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敗楚將公杲。其後回軍南進,破薛郡、攻傅陽,前進到江蘇宿遷西南。從山東一直打到江蘇,已經很是扎眼了,可這位仁兄一點也不願意消停,然後繼續南進,揮師渡過淮河,一直推進到廣陵。而此時項羽派項聲、薛公、郯公重新收復淮河以北之地,切斷灌嬰後路。而灌嬰這個硬漢真不是白給的,率軍重新北渡淮河,擊敗楚軍,斬殺薛公於馬下。這個訊息傳來,讓風雨飄搖中的楚軍更是畏懼,因此項羽遣精銳騎兵北上阻擋灌嬰的腳步,可事與願違,在平陽進行幾輪對砍過後,灌嬰有一次拔得了頭籌。此戰後,彭城裸露到了灌嬰的眼前。
在彭城坐鎮的也是我們的老熟人,他的名字叫項它。這個人很早以前就露過臉。他是項羽族侄,算的上項氏子弟中能力比較突出的,此時任命為楚國柱國(相當於副令尹),是項羽勢力中重要的宗族骨幹。留他坐鎮,項羽一直以來還是比較放心的。可這一次他失望了,因為,灌嬰這回不請自來,讓項他手足無措。因為灌嬰的辦事效率太高,折騰速度太快,成效也太好,灌嬰的到來讓整個彭城顫抖了。在幾輪衝鋒過後,漢軍終於登上了城牆,信心全喪的項它終於舉起了雙手,結束了他並不精彩的表演。彭城的失敗,意味著項羽北方戰線完全失控。
就在項羽抓耳撓腮想如何應對之時,灌嬰又一次出擊了,這一次算是四面開花,連克九縣,並且還俘虜了一個人——周蘭,這個人已經是第二次被灌嬰俘虜。人們經常說不要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可這位周蘭兄卻不然,偏要去和同一個人叫板,並且很不爭氣地被俘虜了兩次。頭一次被俘發生在救齊之時,龍且戰死的那一次,當時被俘後假裝投降,然後找了個機會跑了回來,可不幸的是沒隔多長時間就來了個二進宮。相似的經歷,不同的牢房,這隻能證明周蘭的無能。從此這個周無能再也沒有了露臉的機會,說明他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生是死都已無所謂,只是把自己無能的經歷留下來讓人參考罷了。
當然隨著這個耀眼的明星激情表演之時,韓信也率領大軍橫掃蘇、皖、豫,順利和劉邦會合。
第二路是彭越軍。
得到封底後彭越表現的非常積極,這一次也不再採用他那套成熟的游擊戰法,撕掉他的偽裝,展現了猛烈的一面。彭越從昌邑出發,西進楚地,一路高歌猛進,連下20餘城,得谷10餘萬斛,供應漢軍。由於楚軍西邊防線稍微薄弱,更鑑於韓信在東邊折騰的太狠,彭越所受阻力稍微要少一點。但這位仁兄定位很好,攻城掠地是一方面,搶糧食打秋風更是老道,畢竟搞遊擊的那套理論這一時半會還是丟不掉,這這麼一搞,項羽沒糧食了,而劉邦卻很充足。
第三路是黥布、劉賈軍。
黥布是個猛人,然而我們已經讓他涼快好長一段時間了。而事實上並非如此,這個人也一直沒有消停過,因為前一陣鬧騰的人物太多,主線就那麼一兩條,所以給他的戲份稍微少了點。但沒關係,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現在他發光的機會來了。
當初黥布跑到劉邦帳下後,劉邦把他留在身邊,分給他一些兵力,讓他陪著自己在滎陽於項羽搞對峙。黥布是個粗狂之人,耍心計動心眼這種能力他不怎麼能行,因此一直脫不了身,沒能另起爐灶。但打仗那門學科還是比較專業的,陪在劉邦身邊的那段日子裡,他出了不少力,流了不少汗,以至於曹參、灌嬰等一干猛男跟韓信走後,黥布一直在劉邦跟前唱主角。
直到最後那次成皋出逃之後,劉邦決定重用他,重新封他為淮南王,讓他和劉賈帶兵繞到南下,潛入楚國腹地,深入淮南。黥布不負所望,在這個自己的老地盤上找到了那個叫項伯的人。項伯這些年來在淮南兢兢業業的搞副業、抓經濟,至於經濟、軍事實力等方面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沒達到預期效果,並且在這個地方時不時會冒出幾聲怨言,發出幾聲抗議,但這似乎不影響項伯同志繼續搞經濟。
就在項伯舒爽地過著好日子的時候,黥布來了。在這裡一生巨吼,竟然引來淮南滿地相應。黥布沒費多大周折,淮南大半竟然收攏囊中。在這裡,又一次證明了黥布的實力。
就在韓信、彭越動身入楚之時,黥布和劉賈也開始運作了。他們派使者潛入九江,為楚國守將大司馬周殷分析分析革命形勢,暢想一下將來前途,並進行一次經濟往來後,周殷投降了,項伯逃跑了。隨後雙方合軍北上攻取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兵圍壽春。
漢軍四面合圍的態勢逐漸形成,形勢對楚軍極為不利,項羽被迫向東南撤退。在撤退前,項羽還親自帶兵到劉邦陣前高調地騷擾一圈,迷惑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