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澤鄉起義——(二)稱王(2 / 3)

小說:兩漢往事 作者:閒雲漫關

標眼看就要實現。

但要實現這個目標還得幹一件事,這一陣一直在小縣城鬧騰,省城的大門都還沒敢去碰一下呢。好了,現在人多了,就去省城鬧騰鬧騰吧。

陳縣(河南淮陽縣),嚴格意義上應該成為陳郡,因為這裡是郡守所在地,也就是省城了。前邊說了半天,可能會有人問,陳勝在那鬧騰,省裡怎麼沒一點反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老嬴政都沒給配兵,並且胡亥還亂殺人,想去鎮壓沒那個能力,向上彙報弄不好也得砍頭,只好看著遊行隊伍在外邊胡走亂轉了。

很快,陳勝的遊行隊伍來到了陳縣的門外,叫的喊的,熱鬧非凡。這下省級幹部們著急了,拿出個具體解決措施吧,總不能一直讓那群大爺在城門口站著呀?因此幾個高管商量了一下,採取了一個極為有效的措施——逃跑。這下好了,遊行隊伍站在外邊,也沒人搞個接待,管個午飯什麼的,郡守、郡尉、郡監還有縣令(省會城市,設有縣級領導機構)一干頭頭腦腦跑了個乾淨。

領導都跑了,總的有人應對眼前的事吧?事實上也不是所有官員都願意開遛,守丞站了出來,在老大逃跑後,作為副手有勇氣站出來,此舉可嘉。從後來的事情來看,這位不知名的兄弟肯定是自願留下來的,因為他讓遊行隊伍錯過了吃午飯的時間。這位兄弟領著手下跑到城門口和遊行隊伍對砍。砍著砍著問題出現了,自己身邊的人越來越少,而對面的人越來越多。自己手上的幾千人和那幾萬人對砍,能把對方砍光?我覺得這位仁兄沒有學過算數。不過也沒什麼,既然敢出來就沒打算回去吃午飯,這位守丞兄在遊行隊伍中活躍了幾個小時,讓遊行隊伍錯過了午飯時間,因此人們很生氣,一擁而上把他砍翻在地。此次事件,這是陳勝起義以來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克服這個阻力,陳勝自己的目標已唾手可得,至少他是這樣認為的。

佔領陳縣後,陳勝的名聲愈來愈大,造反的聲勢也越來越旺。廣大苦力同胞們在陳勝光輝形象的帶領下,在正確方針政策的指引下,紛紛操起木頭棒槌趕過來湊熱鬧。陳縣這個省會畢竟比小縣城大得多,陳勝一到這就不願意挪窩了,乾脆住下來,有吃有喝地愜意了起來。

陳縣的凳子都還沒有暖熱,陳勝就開始有想法了,並且這股衝動越來越強。手裡有兵腰桿子也硬,因此就有人來獻媚,“你該稱王了。”這句話一說,陳勝高興的不得了,理想要實現了。

就在陳勝高興的檔口,張耳和陳餘倆人說話了句話,潑了他一盆冷水。應該說陳勝現在手下最厲害應該是這兩個人,可不巧的是陳勝沒有駕馭他倆的能力。

這兩個人比較能混,在後面劇情裡,雖然沒當成主演,但露臉的機會比較多。

張耳是魏國大梁人,在年輕時還趕得上做信陵君魏無忌的門客。魏無忌死後逃到外黃縣。外黃縣有家富戶,女兒長的漂亮,可偏偏嫁給了個老實巴交的丈夫。富家女不願意,便逃了出來,逃是逃了出來,但還是沒地方去。要是回家給她爹說要離婚,她爹肯定打斷她的兩腿。沒辦法,最後跑去她爹的一個賓客家裡。剛好這個賓客和張耳關係比較鐵,就給倆人牽線,這樣一來二去的竟然搞到了一起。

最後還是那位賓客出面替富家女辦理了離婚手續,嫁給張耳。結婚後,張耳吃了幾年軟飯,在老丈人家拿錢四處交朋友,甚至還養了幾個門客,陳餘就是最好的朋友。據說張耳養門客這陣子,劉邦還跑來蹭過飯,一住就是幾個月。

秦滅六國後,張耳領著陳餘跑到陳縣躲避,隱姓埋名,跑到一個里正家裡給人家看大門。這日子本來過的挺平靜的,結果陳勝來了。這倆人本就不是願意消停的主,一見陳勝帶著遊行隊伍進城,立馬跑去應聘。陳勝才見過幾天世面,和這兩個主比起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經他倆一忽悠,高興的很,終於遇見大才了。

陳勝的慶幸是對的,這兩位的確是有才氣,可不幸的是,自己根本不會用。

當有人建議陳勝稱王,張耳說話了,“不要稱王,迅速西進,並派人立六國的後人為王作為同盟,進而推翻秦朝,佔領咸陽,並以此號令諸侯帝王大業可成了。”張耳的原話很長的,我為了方便起見只是摘了幾個重要點講了講而已。應該說,張耳的這段話足可和後世諸葛亮的“隆中對”相媲美,有策略、有方針,有目標、有手段,並符合當時實際,真要如此操作,陳勝可能會走的更遠。可不幸的是陳勝不是劉備。

張耳所說的已經超出了陳勝理想的範疇,他一心只是想富貴,從來沒想過當皇帝。黑的白的你說了一大些,但按你說的還不知道到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