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說最終的結果是,蕭何把韓信追回來。
蕭何追回了韓信,前去見劉邦,劉邦既高興又生氣。因為當初蕭何二話不說就跑了出去,因此有人來告訴劉邦,“蕭何跑了。”蕭何是自己嫡系,他都跑了自己還怎麼混呀,因此劉邦惱怒異常。現在蕭何有回來了,劉邦先是高興,再就生氣,張嘴就罵,“你為什麼逃走?”
“我不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
“追誰?”
“韓信。”
劉邦這下生氣了,“將領中天天跑那麼多你不追,追韓信?你騙人。”
“那些將領容易得到,至於像韓信這樣的人,是獨一無二的人才。大王如果只想稱王漢中,那就可以不用韓信,如果決心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沒有能與你共計大事的人了。”
蕭何說的比較重,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史書中饒有興致地把這個環節大講特講,蕭何以全家性命擔保韓信是個人才,要劉邦任命他為大將軍。劉邦最終也齋戒了幾天,很正式的任命韓信大將軍稱號等等,就是那很有名的典故——韓信拜將。
但我看過史書後,覺得此處疑點頗多,蕭何追韓信可能是事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也一定是事實,但這兩件事的聯絡絕對不是以此種形式發生的,任命韓信絕對不是此時發生的事情。
如果按史書記載,韓信此時任命為大將軍的話,接著會發生兩件大事,一件是“還定三秦”,另外一件是“彭城之戰”,巧合的是,這兩件大事的發生根本沒有韓信什麼事,最起碼在史料里根本就沒露一次臉。漢王在外邊風餐露宿,抱著炸藥包橫衝直撞,而大將軍卻在一邊納閒乘涼似乎有些不可思議。最終只能說,司馬遷說了假話。
從情理上說,韓信現在也不可能被拜為大將軍。
如果把項羽比成一個集團公司,劉邦是另外一個集團公司,不可能一個集團公司的看門保安跳槽過來後就直接任命為市場開發的副總,除非腦子灌水或者是董事長的親戚。
很明顯劉邦腦子沒有灌水,韓信也不是劉邦的親戚,因此我認為韓信拜將不是此時發生的事情。直到那件事情發生,真正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才有機會真正登上舞臺的中央,開拓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件事情將在後邊的故事中進行詳解。
不管怎麼說,韓信透過蕭何的追回,抬高了身價,也最終留在了劉邦的身邊,有了建議權,事實上他很快就提了一個很到位的建議。應該說他現在的職務是個謀士,說直白點就是和張良一樣的角色,他和大將軍這個稱號還沒沾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