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質上是暫時的,這一特徵不會改變這個事實,即它是一個重大事件,而且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消除有關的遭遇,以及對它的恐懼——僅僅因為它的發生是不可預測的——實質上它有助於反映蕭條時的情景。這種失業是蕭條時期的典型特徵,是勞動急劇過剩供應的來源,這樣就導致原先由工會活動所獲得的利益的大量損失。有時,雖然不是必然的,但也會導致對工資的嚴重壓力,而它的影響可能比從失業資料中所想象的結果還要大。
(b)由此,我們必須分清楚這兩種情況:新企業要麼完全消滅老企業,要麼迫使老企業限制他們的經營活動。為了抵制由此而引起的失業,新企業的持續經營肯定會引起對勞動的新需求。究竟這種新需求的數量能超出所產生的失業數多少,可以透過鐵路和公共馬車的例子來說明。但並非必然如此,而且即使是這樣,也可能會有困難和摩擦,同時由於勞動市場執行的不完全,可能在兩者平衡中,困難與失業不相稱的還偏重一些。
(c)由於企業家對勞動的需求——這曾經創造了新的投資——最終停止了,上面提到的因繁榮的到來而產生的對勞動的新需求也會失去其重要性。
(d)通常,繁榮最終意味著進一步使生產過程機械化,因而必然減少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量;而且經常,雖然不是必然,它也包含著所討論的工業對勞動需求量的減少,儘管會出現生產的擴張。這樣,技術性失業就表現為週期性失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不應該與週期性失業相對立,好像與週期性失業無關一樣。
實際上,每一次蕭條的這種要素都是巨大的、讓人痛苦的,但它主要還是暫時的困難。因為一般來說,對勞動的總的真實需求不會總是下降。這是因為,忽略掉所有補充的以及所有次要因素,企業家利潤中那部分未被價格下跌而消除的支出必然超過阻止任何永久性收縮所需要的量。即使它僅僅花費在消費上,它也必定要分解為工資——以及租金,因為我反覆強調,這裡所說的每一個問題,在理論上都適用於它們。一旦它們被投資,在某種程度上,就會發生對勞動的真實需求的增加。
(e)繁榮,不論是直接地還是以其影響,只可能以一種方式使對勞動的真實需求永久地降低:如果在生產要素的新組合中,繁榮會轉變勞動和土地的相對邊際重要性,這個邊際重要性原先產生於對勞動極不利的老生產組合。於是,不僅社會產品中勞動所佔的份額,而且勞動實際收入的絕對數量都可能永久地下降。在實際中,比這種情況更重要的——但也不一定屬於永久性質——是一種轉變,這種轉變有利於已經存在的被生產出來的生產資料的需求。
於是,根據這個限制條件,我們回到我們的結論:蕭條時期的經濟本質在於,透過努力爭取均衡的機制,把繁榮帶來的成果擴散到整個經濟系統;同時,那些對於整個系統不是完全必要的暫時的反應,遮掩了這個基本特徵,並且製造了一種表達為“蕭條”的氣氛,還產生了一種反響:甚至那些指數所表現的形式不屬於(或者不完全屬於)貨幣、信貸,以及價格範疇,而且不僅僅反映蕭條時期自動的通貨緊縮的特徵。
商業週期(19)
危機的爆發就發動了事件的非正常過程,或者就形成了那些在事件程序中不正常的事物。正如已經提到的,它並沒有提出新的理論問題。我們的分析表明,恐慌、破產倒閉、信貸制度的崩潰等等,這些非必然的但是可能的現象,很容易在繁榮轉向衰退的轉折點出現。這種危險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隻要蕭條過程更加徹底地發揮作用,它們就會變得更小。如果出現恐慌,那麼一些首先產生於這種情況的失誤或者只是因恐慌而急待解除的失誤,以及公眾輿論等等,就會成為獨立的原因,而它們在事情的正常發展過程中本不會發生的。這樣,它們就成為蕭條的原因,這種蕭條表現為不同特徵並且導致各種最終結果偏離正常過程。這裡最終確立的均衡,不同於在相反情況下建立的均衡。
一般情況下,重大的錯誤和破壞不能被改正和重新修復,它們所造成的局面反過來又產生進一步影響,這樣它們必然自己尋找解決的出路;它們意味著新的干擾,而且意味著要強制實施這個適應過程,否則,這個適應性過程就是多餘的。事態的正常與非正常過程之間的區別是很重要的,這不僅對於理解事物的本質,而且對於理解與這種事物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都很重要。
我們已經看到——上面的觀點與以下這個學說形成鮮明的對照,這個學說在商業週期中看到的主要是貨幣現象,或者是一種植根於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