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盜墓史記 作者:樂樂陶陶

二、“葬”的不同

“葬”,是一個會意字,從“死”,指人死後蓋上草蓆,埋藏在叢草中。可見,古人死後,只是草覆蓋後簡單埋葬,沒有使用棺槨一類葬具的說法。

著名考古學家王仲殊認為,“人類將死者的屍體或屍體的殘餘,按照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場所,稱為‘葬’。”後來,葬泛指處理屍體的不同方式,如土葬、火葬、天葬、二次葬等等。

“葬”音與“臧”相近,古義“臧”與“藏”相通,因而有學者認為,葬,就是收藏屍體,《說文》就是這個觀點。《禮記·檀弓》稱,“葬也者,藏也。”《荀子·禮論》稱,“故葬,埋敬藏其形也。”都是這個意思。

與“葬”經常搭配起來使用的字,是“喪”——喪葬。

“喪”者,傷也。為什麼要悲傷?因為有人死了。所以“喪”的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因此,《說文》解釋,“喪,亡也。”

葬,有薄葬與厚葬之別,構成了活人對待死人態度的全部。

人類最初或許並沒有葬的概念,後來挖坑埋掉,身上蓋點雜草、草蓆什麼的物品,才有了原始的“葬”。而這種原始的“葬”,一直貫穿於人類生活中,至今家貧無力辦親人葬事者,還是這種處理方式。

明太祖朱元璋在當皇帝前,家中一貧如洗,其父親得了瘟疫死後,就是用草蓆包裹了一下,與其兄抬到鄉人施捨的一塊荒地上,草草埋掉。因為這個原因,朱元璋後來想遷葬,都不方便,最後劉基稱遷墓會影響風水龍脈,朱元璋正好作罷。

從考古發現來看,情況確實是這樣。

1977年,考古專家在河南新鄭市新村鎮裴李崗村首次發現和發掘出了距今約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代表——裴李崗文化。在一處氏族家族墓地中,共發現了114座人類早期墓穴,墓穴簡單,不見葬具,隨葬品也很少,甚至沒有。即便有點隨葬的物品,也僅是磨盤、磨棒、石斧、石鏟、石鐮、陶瓶、陶罐一類早期生產、生活用品。

這些考古發現也證明此時的中原地區已開始走向初步的文明,原始農業文明時期。

引言 盜墓背後的文明(3)

據宜昌博物館公佈的資料,1998年11月,在三峽工程建設中,於三峽庫區歸縣舊州河古遺址,考古發掘了兩座距今4000多年的原始社會墓葬。其中,二號墓為腰坑墓。這兩座墓資,均為同一時期的土坑堅穴基,距地表深3米左右。其中一號墓坑長2米,寬0.78米,人骨架儲存較好,骨架長1.64米,葬式為側身屈肢,頭向南,不見任何隨葬品;二號墓坑長2.12米,寬0.85米,深0.4米,人骨架儲存放好,骨架長1.65米,葬式為仰身直肢,頭向北,隨葬有陶罐、陶缽、陶碗、石鑄等6件隨葬品。

人類早期這種喪葬方式,可以看成是“薄葬”。

與“墓”的概念往後出現變化相一致的情況是,在“薄葬”之後,隨著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出現對尊貴死者的追崇,特別是後期“國家”和帝王出現,葬事開始複雜了。

與墓有級別一樣,葬亦有了等級——葬厚流行,就是等級的反映、彰顯皇威的體現,是“事死者如事生”觀念的具體化。

中國最早有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是夏,其後是商、周。這個時期的貴族墓葬就很不一般了。各種精美隨葬品的考古發現,證實當年的葬事是如何如何地講究,厚葬是如何如何地嚴重。1976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的“婦好墓”便十分豪奢,是這個時期厚葬的代表之一。

現已證實,婦好是乙辛周卜辭上記載的武丁的法定配偶妣辛。此墓未被盜掘過,出土的隨葬品多達1928件,其中青銅器有468件,品種幾乎含蓋了過去殷墟中出土的所有青銅器種類。有兩件大方鼎,大小僅次於中國目前已發現的體形最大和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墓中還有755件製作工藝很高的玉器隨葬品,還有綠松石、瑪瑙、水晶、象牙等許多寶石。

之後的春秋時期,“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時“禮樂崩壞”,時人以厚葬為榮,薄葬為辱。史載,當時的齊國、宋國葬事逾制,導致厚葬之風盛行。

到了秦漢,厚葬被髮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漢武帝劉徹的茂陵,其隨葬物品多得裝不下,據稱所隨葬的財富為當時國家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後漢書》記載,當年農民起義軍赤眉軍攻佔長安後,焚燒了皇宮,又“發掘諸陵,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