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盜墓史記 作者:樂樂陶陶

元年也,時年七十。乃夜為十餘棺,分出四門,潛葬山谷,竟不知其屍之所在。”(《晉書·慕容德載記》(卷127))

“人莫不閔之(指為父殺仇家的張琇),為誄揭於道,斂錢為葬北邙,尚恐仇人發之,作疑冢,使不知其處。 (《新唐書·孝友傳》(卷208))

中國盜墓史上的第一波高潮出現在漢末,帝陵民冢被盜嚴重。後世對反盜墓便格外重視,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以假亂真、以“虛葬”手段處理後事的防盜方式普遍流行。

傳說,諸葛亮在死後便設疑冢多處。現位於漢中盆地定軍山下的諸葛亮冢,就有真假之疑。諸葛亮秘葬定軍山與他當年的經歷有關。定軍山是米倉山向西北伸入漢中盆地的支脈,曾是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時兵戎相見的三國古戰場。諸葛亮在北伐生涯中,曾在這一帶駐軍鎮守,在山中推演八陣圖,教兵演武,北伐曹魏,此山遂得名“定軍山”。

諸葛亮死時有遺命,“葬漢中定軍山”。目前立碑的“諸葛武侯真墓”,其實是虛冢;而未說真冢的“武侯之墓”,倒被被認為是真的,由此民間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一說。一般認為,諸葛亮的真實葬處是“武侯之墓”,位於定軍山西北角,佔地300多畝。實際這兩處墓都是假的,“諸葛武侯真墓”,是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陝甘總督松筠,依當年諸葛亮疑冢說而壘;“武侯之墓”是諸葛亮的衣冠冢,也不是他的真身所在。

虛冢不只是漢人慣用的反盜墓招式,北方少數民族也喜歡,但多稱“潛埋”。

《宋書·索虜傳》(卷95)記載,當時的鮮卑族即有這樣的習俗,“死則潛埋,無墳壟處所,至於葬送,皆虛設棺柩,立冢槨,生時車馬器用皆燒之以送亡者。”所以,這一時期的大型墓葬至今沒有發現。

反盜墓招二:構築“崖墓”阻擋

皇家受啟發創“以山為陵”葬式

虛冢設疑,雖然可以迷惑世人,給盜墓者造成干擾,但虛冢還是有墳頭的,所以盜起來很容易,一個個掘開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稱,“會須盡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屍”,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依古制“不樹不封”,又與後來傳統喪葬習俗相悖,與主流孝道不符。況且,帝王們多喜歡張揚後事,造大墳高冢,以顯皇家威儀。

既要威儀,又要安全,那只有把墓穴造成堅固一些。“依山為陵”,將墓穴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便成了又一種反盜墓流行招式。

依山為陵,顯然比平地起穴那種封土式陵墓防盜效果要理想得多。由於墓穴築在山中,普通的民盜、散盜是不可能得逞的。但這種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寑、王公貴族墓冢不可為。

這種開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墳丘型別的墓穴,考古界慣稱“崖墓”。一般認為,這種依山為陵的崖墓興起於唐朝,開創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昭陵玄宮,開鑿九嵕山(今陝西省禮泉縣境內)而就。其後唐諸帝多興師動眾,將附近風水上佳的山體都鑿空了,其後的乾、定、橋、泰、建、元、崇、豐、景、光、章、貞、簡等十三陵,也都是這種型別的陵墓。

反盜篇 機關重重的古代陵墓(3)

但防盜效果顯著的“以山為陵”,並非李世民首創,只不過到了唐朝,這種葬制更為成熟罷了。漢文帝劉恆的霸陵,“因山不藏,不復起墳”,才是最早。霸陵位於今西安市灞橋區境內,所在地有一個很好聽的叫法,“鳳凰嘴”。當年,劉恆命工匠在此地的北山上,斬涯為冢,鑿洞為玄宮,以水為陵號。

依山為陵也非劉恆首創,只能說是帝王陵中的第一。這種墓在西漢時已頗為流行,如現今考古發掘發現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山東曲阜魯王墓、徐州龜山漢墓,都屬同樣結構,在山崖中開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崖墓,歷史很長,早在戰國時期即已出現,分佈在江西省境內的武夷山地區崖墓,形式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及聯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經考古多為戰國古墓。從這點來說,皇家的“依山為陵”反盜葬式,是受到了民間崖墓葬制的啟發。崖墓在南方臨江河少數民族中間極為流行,至今仍有。到了東漢,崖墓,則多俗稱“蠻洞”。

反盜墓招三:“鐵水澆築”加固

民間以“糞水術”輕易破之

將墓穴開鑿于山之中,堅固異常,防盜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顯“漏洞”,其通往玄宮的洞口,盜墓者很容易找到。

如何封閉洞口,如何反盜墓,工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