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2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國人選中了一個不太出名的年輕將軍,年僅51歲的海軍將領尼米茲。

要知道50歲這個年紀在德軍的指揮階層裡算不上年輕,畢竟元首阿卡多自己就曾經以26歲的記錄成為國防軍高階將領。他手下的名將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斯泰因都是50歲左右,德軍指揮官們也成了全世界最年輕最有活力的將軍團隊。

而美國海軍原本是講求資歷的,論資排輩怎麼也輪不上現在還很年輕,軍銜也並不高的尼米茲。但是,威克島海戰把老一輩的美國海軍將領差不多都丟了,這就給年輕的尼米茲創造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機會。

阿卡多知道尼米茲是美國海軍打贏中途島海戰的總指揮官,同時也是後來萊特灣海戰還有反攻日本的海軍主要將領,不過如果要想知道這個尼米茲的真正可怕之處,看一眼這個人的履歷就清楚的知道了。

尼米茲從軍校畢業之後,就擔任了炮艇的艇長,隨後晉升成驅逐艦指揮官,再後來到德國留學學工程技術,又擔任了油輪輪機長,緊接著到潛艇部隊任職,後來又從頭幹起了驅逐艦指揮官。一戰結束之後他奉命參與建造珍珠港海軍基地,然後入學深造,擔當海軍教官,然後歷任潛艇艦隊指揮官,驅逐艦艦長,重巡洋艦艦長,接著又幹迴文職做了航海局局長助理,後來因為珍珠港事件被晉升為分艦隊司令,指揮戰列艦作戰。

這麼一看,大家就都明白他為什麼能成為美國海軍的著名將領了——這個傢伙從炮艇到戰列艦,從工程技術到後勤補給,全部都親自幹過。他當過教官,做過助理,所以能夠妥善處理人際關係;他做過指揮,又管過技術,自然可以瞭解一個艦隊的各個環節——還記得阿卡多曾經刻意讓古德里安到後勤部隊去蹲了幾年麼?對比一下樣樣精通的古德里安在裝甲部隊裡的地位,你就能猜到尼米茲對於美國海軍的瞭解。

所以這個尼米茲擔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訊息,阿卡多當然知道對於日本來說,壞訊息來了。不過現在的日本海軍甚至是大本營裡可沒有這樣的覺悟,他們正在歡慶全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赫赫戰功。

各種神社裡,僧人們挑著幡子頌唱著前線將士們的豐功偉績,日本的天皇甚至都出席了皇宮裡的慶祝儀式。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指揮官山本五十六還沒有回到本土,就接到了晉升的賀電,他成為繼東鄉平八郞之後,日本海軍的又一位元帥。

日本海軍在威克島近海大獲全勝,陸軍也在菲綠賓和馬來西亞連續攻佔了幾個島嶼,距離澳大利亞越來越近了。對於日本陸軍來說,能不能在風頭上壓過海軍,就看這場爭奪澳大利亞的戰役了。為了準備這場澳大利亞之戰,日本擴軍50萬,陸軍省下令:“男丁18歲以上,40歲以下,皆需為國而戰,不得推延。”——

更新晚了,實在不好意思~~

第585章 585戰爭全面爆發

“萬歲!”一名日本士兵高舉著雙手,一隻手裡還握著長長的步槍,站在威克島的海灘上大聲的歡呼著。他的身後,更多的日本士兵大聲唱和起來,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他們攻下了美國的一個島嶼,島嶼上的美國指揮官此時此刻正垂頭喪氣的站在得意洋洋的日軍指揮官身邊,而那些已經放下武器的美國戰俘,正在被端著插上刺刀的步槍的日本兵們看押著,緩步走上準備載著他們遠去的運輸船。

日本和德國一樣,嚴重缺乏勞動力,但是日本入侵的國家和德國入侵的國家略有不同,所以兩個國家缺少的勞動力構成也不一樣——日本的勞動力文化水平明顯要低於德國,它入侵的國家比如中國和越南等地區,雖然可以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卻無法補充日本國內嚴重匱乏高技術人才的缺口。德國卻不一樣,德國的戰俘種類要比日本的全得多。如果論純粹的苦力,德國手裡有數不清的蘇聯俘虜;如果要高技術人才,德國有法國和英國等高學歷戰俘,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自身缺少勞動力的問題。

所以當日本和美國開戰之後,就在菲綠賓和中國臺灣省等地區建立的專門關押美國人的集中營,以便於培養戰俘,從事軍工邊緣產品生產。這一套都來自德國,日德友好的時候日本人就對這一套集中營再生產體制非常感興趣,自然也學到了不少。

在幾條戰線上,凡是抓獲了美軍俘虜了,日本人都要立刻送回臺灣甚至中國東北,好讓這些戰俘徹底淪為替日本賣命的奴隸,為日軍擴大侵略生產需要的軍用物資。

威克島的淪陷,使美國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太平洋據點,而更加可怕的是,美國失去了防禦日本進攻的海軍艦隊,現在整個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