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洋就如同一個敞開了衣裝的少女,任由他人覬覦窺探了。
羅斯福緊急召見了英國特使,提出了一個緩解太平洋戰場壓力的辦法,這條計策簡直就是神來之筆,當羅斯福擬定好了這個計劃之後,自己都不由得叫起好來。一旦這個計劃開始實施,那麼整個世界就徹底亂了套。
“總統閣下,您這麼急著召我過來,到底是為了什麼事情?”英國的特使一臉焦急的看向羅斯福,生怕美國政府又弄出什麼古怪來,靠出賣英國人的利益來發戰爭財。顯然他這一次又猜對了,美國確實又把主意打到了盟友英國身上。
羅斯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站起身來走到英國特使身邊,開口說道:“澳大利亞有15個師的部隊正在訓練,我想動用海軍把這些部隊運輸回美國。”
“為什麼?這個時候抽調澳大利亞的部隊,會讓日本人趁虛而入的。”英國特使雖然不是軍方將領,可是也知道現在的局勢對澳大利亞地區非常不利,日本很有可能在短期內動員兵力,入侵兵力不足的澳大利亞。
“不僅僅是15個師的澳大利亞新軍,還有部署在澳大利亞的5個師美國部隊,這些部隊都要被運回美國,為防禦日本的進一步攻擊做好準備。”羅斯福鄭重其事的說道,他知道自己這麼說絕對會讓英國特使暴跳如雷,也知道這麼做確實對英國皇室政府來說非常不利,可是他必須這麼做,才能讓美國獲取最大的利益。
尼米茲的海軍評估報告已經出來了,這位接手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新任司令官,認為憑藉現有的美國海軍部隊擊敗日本聯合艦隊絕對是類似於痴人說夢。
於是尼米茲擬定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這個作戰計劃包括放棄珍珠港在內,放棄美國海軍太平洋上的幾乎所有島嶼。羅斯福贊成這個計劃,並且力挺尼米茲主張的儘可能的訓練海軍,擴大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規模,在航母規模比日本龐大的時候,再司機進行戰略決戰。
這個戰略說白一點就是海軍版的用土地換時間戰術,用廣袤的太平洋來換取拖延日本攻擊時間的底牌。美國人甚至不惜放棄威克島還有夏威夷,也要日本讓日本承受一番美軍所受到的,那刻骨銘心的傷痛。
但是美國人不想把這些島嶼拱手讓給日本,換句話說如果一旦日本兵不血刃拿下這些島嶼,那麼有可能在半年後威脅到美國本土,這不是美國政府希望看見的結果。
於是美國的幕僚們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抽調英國在澳大利亞的駐軍,幫助美國死守這些小島,堅持到美國最終生產出龐大的艦隊,反撲日本為止。
可是這又出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澳大利亞誰來防守,如果澳大利亞讓給日本,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於是一個陰險的計劃就被推出到了前臺:把軸心國勢力拉下水。
現在的世界上,同時存在著兩個法國,這也是託布魯克之戰中法國戰列艦發威的根本原因。維希法國因為索馬利亞的糾紛派出戰列艦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這件事讓美國人突然想到了一個對策,一個讓德國人和日本人翻臉的對策。
“總統先生,這樣一來,澳大利亞的防衛誰來負責?難道要我們大英帝國把澳大利亞送給日本人麼?”英國特使顯然已經非常惱火了,咬著牙恨恨的說道。
羅斯福搖了搖頭,笑著把一份計劃書遞給了英國特使:“澳大利亞並非是要送給日本人,而是交換給英國政府,澳大利亞會發表一份宣告,宣佈服從蘇格蘭張伯倫政府的領導。”
“這……”英國特使一愣,然後瞬間就反應過來,這和把澳大利亞讓給日本,有著明顯的區別。殖民地在兩個英國政府之間來回搖擺,這本來是可以被英國人接受的事情,和殖民地被日本人佔領絕對不同。
他思考了十幾秒鐘,發現用澳大利亞做餌,確實有可以操作的空間。一旦操作好了,那麼結果就是德國管不管澳大利亞安危這個華麗的陷阱了。
如果日本人不敢因此入侵澳大利亞,那麼一個宣告就頂上雄兵十萬,顯然是美國人佔了便宜。如果日本人真的打進了澳大利亞,那麼這裡已經是蘇格蘭英國的殖民地了,和美國人沒什麼關係,應該是蘇格蘭英國來管。
當然了,蘇格蘭英國也沒這個本事,但是蘇格蘭背後站著的德國人,就必須站出來給自己的盟友小弟一個說法了。而德國無論管與不管,又都對美國有好處。這一招以退為進絕對是一招妙棋,堪稱是二戰中少有的外交策略。
英國皇室在權衡了利弊之後,接受了美國人的條件,他們下令調走大量的澳大利亞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