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初入仕略有挫折,可依舊很有信心的模樣。假以時日,說不定就是第二個宗房二老爺。
道痴有些明白宗房繁盛的緣故,歸根結底還是因那條長子長孫持家廟,不得出仕的家規。
長子不能出仕,支撐家族前程的就是次子、三子等。長子在時還罷,兄弟做助力;等到長孫一輩,則是要靠著叔叔、堂弟。主支弱,旁支強,族長一房的地位就微妙。為了破局,只是拼命培養自己的親兄弟、親兒子苦讀。
一來二去的,宗房成才的子弟便越來越多······(未完待續)
………【第八十五章 聞已逝道痴赴西山】………
似乎在意料之外,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當看到王老太爺屋子裡,只有面容肅穆的王老太爺,再無旁人時,道痴心下發沉。
道痴原以為自己能平靜地面對這一切,可是聽到訊息的那刻,還是不由失態。他只覺得腦子一下子空了,身體軟綿綿的,雙手按著椅子把手,從沒有從椅子上滑下去。
“眸清目正,痴兒好像有哪裡不一樣了”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老和尚時,老和尚說的第一句話。
老和尚目光慈愛,裡面盛的是洞明世事的睿智。
那一刻,道痴分外驚慌。
他覺得自己似乎被看透,他沒想到自己死後重生,竟然是在寺廟裡,看到的是一個老翁與一個光頭和尚。
鬼神之說,他本不屑一顧。然而在小小的幼童身上重生,他自己也懵著。
自己算不算孤魂野鬼?老和尚會不會看破他的身份,要抓鬼?會不會當妖孽將他燒死?他忙閤眼,遮住眼中的驚恐。
老和尚枯乾的大手,就在他頭頂摩挲著,說話的聲音隱隱帶了笑意:“廣德,痴兒既已開竅,明日起就教他說話”
至此,西山寺水靜無波,只是少了一個痴呆兒,多了個牙牙學語的光頭小和尚。
老和尚早就看出他不同吧,可是從沒有探究什麼。只是在他稍大些,開始親自教導他,安排的課程似乎五花八門。
僧道儒,三教都有涉獵。
等到最後老和尚專門為他講史,道痴才反應過來之前的那些應該是老和尚在探看。道痴絲毫不懷疑,若是自己表現的向佛向道,老和尚定會教出個少年高僧或者是少年道士出來。
只是道痴也發現,當他表現得對歷史權謀感興趣時,古井無波的老和尚就像是煥發了第二春。
老和尚經常看著他,不知在想什麼,懷念什麼。
再後,道痴開始學習《謀書六卷》…
當他下山時,《謀書六卷》就剩下《小人經》的幾章過後他回山的時候,老和尚就將下邊的講完了。
當講完的那刻,老和尚的身上似乎一下子鬆快下來。
當道痴從禪房退出去,聽到老和尚低不可聞地自語聲:“可惜了…”
道痴曉得老和尚在可惜什麼,老和尚是可惜現下是太平盛世。太平盛世,學習謀略之術,不過是官場上好過一些;只有亂世才能造就英雄。
老和尚之所以親自前往南昌府,還是不死心。他想要看看,寧王到底有沒有機會將天下攪亂。
一個內陸藩王,手上府衛也沒有立幾年,又被朝廷防範,能有多大作為?
所謂“南昌有天子氣”更像是一句笑話。結果當然是失望所以只說自己去看了熱鬧……
就像老和尚在默默觀察他似的,他也在默默觀察老和尚。
不知不覺,道痴已經淚流滿面。
王老太爺嘆氣道:“好孩子,莫要難過。大師父是年歲到了,無疾而終,並沒有遭罪。”
“是……哪天走的?”道痴低頭問道。
王老太爺道:“七月十四晚上,中元節前一日。”
道痴在臉上抹了一把七月十四就是他與王琪離開西山寺回王府後三天。
當時看著老和尚除了略有乏色,其他尚好,怕是已經是強弩之末。
自己卻是沒有看出來,是該怪自己笨還是該埋怨老和尚心狠。
老和尚嚥氣之前,便寫了兩封手書,一封給王老太爺,一封給道痴。
老和尚給王老太爺的手書中交代遺言是,火化不治喪無服,暫時不必知會道痴。虎頭可暫居西山寺,等道痴過後去接。
“送信的下人晚上沒法進城,我是次日早上得的訊息。便尊了大師父的吩咐,帶你洪大伯過去料理的親事。原想要去王府接你回來,可不好違了大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