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有也”{162}的輝煌戰果嗎?而且最奇的是,“虜由是遂絕”———只抓了幾個俘虜,怎麼會“絕”呢,又怎麼“絕”得了呢?
跟第一次比,永樂十二年第二次北征,戰果堪稱“巨大”,但也不過“斃賊數百人”{163},且是以“五十萬之眾”對“可三萬餘人”{164}極懸殊的兵力所取得的。
以後三次,就近於搞笑了。
永樂二十年的北征,三十萬大軍未至,韃靼首領阿魯臺率部望風而逃,朱棣完全撲空。即便一貫極盡粉飾之能事的《太宗實錄》,在添油加醋編造“殺首賊數十人,斬馘其餘黨無算”之餘,也還是閃爍其詞地透露了實情:“醜虜阿魯臺聞風震懾,棄其輜重牛羊馬駝逃命遠遁。”{165}既稱“遠遁”,當然連影子都見不著了,何來“首賊”可殺,且至“數十人”?彼此矛盾,其說不攻自破。真實情況如何呢?此次北征系因阿魯臺的韃靼部寇興和(今屬內蒙)殺明朝守將王煥而起,可是阿魯臺聽說朱棣親統大軍來伐,就溜之大吉,朱棣根本沒有跟他所欲“懲罰”的韃靼人交上手。沒找著韃靼人,他就拿另一部落即東部蒙古的兀良哈人出氣,所殺數百人亦屬該部落,而且多為老弱平民。時任禮部郎中的孫原貞隨軍參戰,他描述說,蒙古人在明軍將至之前,“各先遠避,保其種類,是以天兵如入無人之境。直至黑松林以北,但俘其老弱,並獲其馬牛羊以歸”{166}。如入無人之境,殺俘老弱平民,這也算“蓋世奇功”?
。。
偽君子朱棣(44)
第四次即永樂二十一年的北征,如出一轍,阿魯臺又使用“敵進我退”這一手,朱棣則再次撲空,再次“如入無人之境”。他正懊喪之際—— 《明史》的說法是“帝方恥無功”{167}———另一蒙古部落首領前來歸附,朱棣總算可以搪塞一把,就像前一次殺俘兀良哈部老弱以充戰果那樣。
永樂二十二年最後一次北征,索性空手而回,連可以冒充的“戰果”也沒有。整個過程從頭到尾,“彌望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輒【應為“轍”字之誤,抄者所錯】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人【應為“久”字之誤】”。“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週迴三百餘里,無一人一騎之跡”。{168}無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師”,行至榆木川(今內蒙多倫)一命西歸。
如雷貫耳的“五出漠北,三犁虜庭”,實情原來如此。
每次北征,均出動二三十萬至五十萬不等的人馬,聲勢這麼浩大,但遭遇的敵人往往僅千百,最多一次“可三萬餘人”。這就好比動用每秒運算十億次的超級計算機,解一道最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式。明顯多餘,明顯不上算。朱棣不會不知道,但為什麼還要這樣做?
我替他分析,可能有四個原因。
第一,是老話題了———作為非法的篡位者,他亟須以種種“不世”之偉業,來為自己正名,樹立威信。我們看,即位以來他就不斷折騰,而且全是極大的動靜,幾乎沒有一天停歇過,最後連死都死在實施“壯舉”的過程中,可見其心理壓力之大。說實話,這也真夠難為他的了。
第二,他是個很虛榮、又很在乎表面文章的人,一心想幹驚天動地的大事,以廁身於歷史上的偉大君主行列;或者說,他所理解的偉大君主,應當是轟轟烈烈的,氣吞山河的,建立豐功偉績的。這一點,跟他父親頗不相同。朱元璋將蒙古人趕回沙漠,是史上光復中華的第一人,原本很有理由自視甚高,然而他反倒相當謹慎,一生很少追求大而無當的虛榮,治國的基本思路是務實———國家一旦統一,立即集中精力於國內建設和民生問題;國防思想注重構建牢靠的防禦體系,對外政策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除了修建南京,沒搞過什麼太興師動眾、勞民傷財的事。朱棣則是另一極端。試看從燕王時代到駕崩榆木川這二十來年時間裡,他先後發動一場全面的國內戰爭(“靖難之役”)、六次大規模對外戰爭(一次對安南,五次對蒙古諸部落),決定並實施遷都和對北京的營造,六次派超大艦隊遠航,此外還有完整地重新疏通大運河、修建大報恩寺等一系列巨型工程……洪武時代的三十年,好不容易從戰亂中恢復並重建的經濟,就被他如此沒完沒了的好大喜功揮霍掉。因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很在乎自己能不能成為“偉人”。他的大臣們都懂他這心思,所以在每次明明華而不實的北征之後,紛紛獻上如此的讚歌:“威德所加,不遠過漢高【劉邦】哉?”{169}“乘輿所至,蓋漢武【劉徹】唐宗【李世民】所不到者。”{170}“聖德神功,巍然煥然,直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