賂。張家兄弟素日裡欺壓良善的不法之事就不提了,單看他們在宮中所為便可知他們囂張到何等地步。某年大約是元宵節吧,二張入宮與弘治、張後等共飲觀燈,中間弘治起身如廁,將皇冠除下交給一旁伺候的內侍。弘治剛走,二張便上前把皇冠奪過來,當眾頂在自己腦袋上,以為戲耍,簡直是狗膽包天。據說那個張延齡甚至曾經借酒姦汙過宮女。{33}諸如此類根本屬於太歲頭上動土,是羞辱和挑戰帝權的行徑,二張都做得出來,沒有張後的縱容是無法想象的,由此亦可窺出張後對老公實在很不尊重,民間夫妻尚知彼此維護,而張後對弘治卻只有蔑視。弘治雖弱,卻不傻,以上情節他事後均有所聞,他難道不覺得是奇恥大辱?難道他不知二張所為的癥結是張後的縱容?難道他看不出自己在張後內心佔據著何等可憐的地位?
所以在與張氏的生活之中,弘治非但不可能“相得甚歡”,至少是憋著一肚子氣。這股鳥氣擱在別的皇帝身上,早就發作了,但弘治性情太弱,從小習慣了逆來順受。他採取的辦法是很沒有陽剛之氣的,他對幾件事的處理可見一斑。
一次,張後突然提出做珍珠袍,並指名讓太監王禮去廣東採辦珍珠。弘治大約早有經驗,一聽就知有貓膩。他審得實在,果然是王禮用幾千兩銀子賄賂張母金夫人討這差事,藉機到地方上大撈一把。弘治先讓人到內府找來足夠的珍珠應付了張後,然後背地裡把王禮叫來痛責一頓:“這遭且將就罷,今後再敢來說,必剝皮示眾!”{34}
再一次,張家兄弟麾其家奴在外侵奪民田,之後又操縱司法,受害者有冤難申。事情傳到弘治耳中,他派太監蕭敬調查後得知事情屬實,依律辦了張氏家奴。蕭敬回宮覆命時,正趕上帝后二人用膳。張氏當即柳眉倒豎,罵蕭敬道:外廷那些官員跟我們為難也就罷了,你這狗奴也學他們的樣兒!張氏一罵,弘治居然也跟著把蕭敬臭罵一通。過了一會兒,張後離去,弘治忙把蕭敬叫到近旁,道歉說:“適所言,非我本意。”還拿出白金五十兩賞賜蕭敬,說什麼:剛才自己與皇后偶然拌了幾句嘴,所以遷怒於你,你不要當真,這些錢是給你壓驚的。(“偶與後有怒,言特戲耳。恐爾等驚怖,以此壓驚。”{35})
又一次,在皇家別墅,也是家族內部的聚會,弘治、張後、太子朱厚照、金夫人以及張家兄弟聚飲。這時,二張在外面已經鬧得極其不像話,屢屢引起朝臣彈劾。酒及半,張後、金夫人與朱厚照入內更衣,趁這工夫,弘治裝做出外遊賞,招呼二張同行,走得稍遠,弘治把張鶴齡單獨叫到一邊,不知說了什麼,“左右莫得聞,遙見鶴齡免冠首觸地,自是稍斂跡”{36}。應該是講了一些很重的話。
以上幾件事,弘治如出一轍,表達真實看法全部偷偷摸摸揹著張後。但這也怪不得他,偃潛偷生的童年記憶令他生來就以弱者自居,凡事隱忍、隱忍、再隱忍,窩囊慣了。我們所要明白的只是,在他與張氏表面上相安無事的背後,埋伏著激烈的內心衝突,這衝突關係到利益、權力直至個人尊嚴,最終,自然關係到彼此感情。故而所謂的他們“相得甚歡”,要麼是假象,要麼只是某一階段的特定情形。總體上來說,這個1487年至1505年之間中國的第一家庭絕不是幸福的。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朱厚照:一不留神當了皇帝(11)
此類情景,太子朱厚照豈能不看在眼裡?外人為假象所蔽,朱厚照須不至———畢竟那都是眼皮子底下發生的事。懦弱的父親和霸道而又冷漠的母親,會給一個孩子的心靈帶來什麼?他將憑此理解人生,深宮巨牆之內,人與人之間本已只有奴役、欺壓、爭奪和傾軋,豈料雙親之間竟也少愛寡恩。尤其身為母親的張後,沒有予人一絲溫柔的感覺,處事從不見其宅心的半點愛意,心胸狹隘,唯知利己,周身充滿了市井氣(她出身於一個小文人家庭,看看她那個母親金夫人和兩個兄弟,就可知道這家人鄙俗之至)。不論朱厚照生母懸案真相如何,張後既然在公開場合充當著母親的角色,她至少應該有模有樣地履行這身份。但是,我們在史書中找不到哪怕是很簡單的一筆她關愛朱厚照的描述,倒是有不少她如何偏向、庇護其孃家人的細節,這雖然也是中國民間根深蒂固的一種倫理意識,卻仍然給人這樣的印象:張氏對於成為弘治的妻子,潛意識裡有一種吃虧的感覺,她是在用胳膊肘向孃家拐的方式對弘治實行報復,或為自己尋找某種補償。究竟什麼地方令她感到這樣吃虧,而必欲借別的方面狠狠往回撈呢?無論如何,這個家庭沒有喚起張後的柔情蜜意。我們在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