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匯源內幕 作者:鼕鼕

省的勞動模範。朱新禮有些為難,“好的,陳局長放心,我會認真考慮的。”放下電話,朱新禮就盤算開了,“投個三五百萬應付一下也就算了。推脫不了,最多投個千兒八百萬。”

可是,有一張圖卻最終改變了他的想法。這是一張什麼圖呢?

原來,在隨後幾個月,市委李玉妹書記,親自帶著幾大班子主要領導在一個月內跑了北京三四趟,找朱新禮洽談投資的可能性。李玉妹書記每次都帶著一張圖——一張萊蕪開發區規劃發展圖。李玉妹書記十分誠懇,“我們整個萊蕪都想招商引資,都在摩拳擦掌加快萊蕪的經濟發展。朱總,您可以考慮為家鄉人民作一些貢獻啊,萊蕪人民會感謝您的。”

朱新禮仔細研究著這張開發區規劃發展圖,不禁感嘆:“我能從圖上看到我們萊蕪領導的理想,看到萊蕪的未來。只要能畫出圖來,那就走出了第一步。人都是為理想去奮鬥,我想,如果我們萊蕪按照畫的圖去做,肯定比這張圖還要美好。”

2001年,朱新禮最終選擇了萊蕪,而且投資金額達4個多億。匯源在萊蕪開發區選廠址時,李玉妹書記說了一句:“我們得給匯源留個好位置,得靠匯源把開發區帶起來。”

朱新禮聽了十分感動,當即決定購置兩條全世界最先進的無菌PET冷罐裝生產線,這種生產線當時在中國只有匯源在使用。

經過兩年多時間,萊蕪工廠順利投產。在“北京匯源集團魯中有限公司”開業典禮上,為了感謝朱新禮,萊蕪市委、市政府發給朱新禮一個聘書,聘請朱新禮作為高階顧問。朱新禮高舉著這個聘書,又給大家講了一個內幕:

“我留意看了一下,聘書日期是2003年6月。實際上,在兩年之前,也就是2001年,市委李書記和政府於市長就拿著聘書到北京去了,我當時沒有答應。不是不願答應,而是感覺我還沒有為萊蕪做什麼。現在,我可以接受了,因為我為萊蕪已經開始做什麼了。大家知道,這次來,一個是(匯源果汁)萊蕪工廠開業,一個是六個省的訂貨會。有一個將近五個億的工廠在這裡,能為萊蕪的經濟發展起一個帶頭作用、推動作用,也希望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他“爆料”的這段內幕頓時引起了場下觀眾如雷的掌聲。

一直以來,萊蕪以鋼鐵行業為主要財政收入,有一次李玉妹書記在大會上講了一句很經典的話,“萊蕪的機關幹部,發的工資都帶著‘鋼鐵味’”。於是,這次朱新禮信心十足地說,“我相信明年我們萊蕪機關幹部的工資,將帶點‘果汁味’。”

由於匯源成功的投資擴充套件,匯源連獲“2003年度中國成長企業百強”和“國際市場拓展獎”榮譽稱號。其中的“國際市場拓展獎”, 匯源是百強企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入主黃岡:冒著“非典”建設投產援助老區

黃岡,中國革命的老區,而後又提升為一個新型城市,但建國後經濟發展卻極為落後。在黃岡市區投資規模過億元的專案寥寥無幾,也幾乎沒有外來投資。然而,盡人皆知的是,這裡的水果不僅產量大,而且品種多。

實際上,早在1998年匯源進軍三峽在湖北宜昌建廠後,朱新禮就看中了湖北黃岡。尤其是在他得知黃岡有漫山遍野的橘子、味美可口的柚子之後,更產生了興趣。朱新禮多次到湖北黃岡考察地形,瞭解原料產地和資源,研究交通狀況。他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的進軍機會。

轉眼到了2003年的春天,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熱烈召開。就是在那年的“兩會”期間,朱新禮接待了一位貴客——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現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

初次見面,兩人便猶如故友重逢,大有“煮酒論英雄”之豪情。

對朱新禮在短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俞正聲讚不絕口:“老朱啊,我可早就聽說過你的企業,了不起啊。”不論是為人處世,還是經商之道,俞正聲都對朱新禮非常欽佩。他們侃侃而談,從匯源談到果汁行業,從果汁行業談到整個飲料行業,談到整個中國經濟,乃至經濟全球化……

極具人文氣質的俞正聲,知識淵博,引經據典,這讓朱新禮自感受益匪淺。

臨別時,俞正聲向朱新禮正式伸出了橄欖枝:“老朱,到湖北的黃岡老區投資去吧。”

朱新禮爽快地答應:“好啊,我一定去看看!”

就在那次“兩會”結束之後不久,朱新禮來到了黃岡。

對於匯源的到來,黃岡市政府和人民是舉雙手贊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