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匯源內幕 作者:鼕鼕

門、協會的領導和專家出席了研討會。新華社、中新社和《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等30多家媒體的記者參加並報道了這次研討會。

1997年6月,匯源果汁被第八屆全國運動會組委會批准為指定飲品。與此同時,匯源會同《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聯合舉辦了“匯源果汁八運會北京健康驕子評選活動”。

1997年9月2日,評選活動新聞釋出會在首都大酒店舉行。

同年,匯源還參加了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匯源牌橙汁、###汁被評為名牌產品;在聯合國糧農組織97中國國際食品博覽展銷會上,匯源果汁榮獲大會質量之星和特等獎。

至此,匯源果汁品牌開始深入人心,彰顯出它強大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豪情萬丈:邁開全國佈局的步伐

匯源出名了,朱新禮頓覺羽翼漸豐,他要走出北京,向全國進發。

恰逢全國各地開始招商引資,各種大小不等的開發區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小有名氣的匯源門前熱鬧起來了。

朱新禮迎來八方“貴客”,他們懷著一個同樣的目的:遊說朱新禮去他們那裡投資建廠。

面對各地丟擲的###條件和承諾,朱新禮異常冷靜。他不是那種貪圖小利撿便宜的人。在他心中,“大匯源”戰略關係到匯源的未來,而且這個戰略必須和國家、社會的利益相關,才能持久。

1998年6月,由當時國務院副總理###召集,國務院三峽辦主辦的全國對口支援三峽會議在宜昌舉辦。

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應湖北宜昌政府的多次盛情邀請,朱新禮在湖北宜昌投資建廠,當年施工,當年投產。

這是北京第一家對口支援三峽的企業,著實為首都掙回了不少面子。據說,當年如果沒有匯源,各省市彙報對口支援情況時,北京就交“白卷”了。

聽說北京匯源在宜昌建廠了,時任北京副市長的劉海燕要見見這個朱新禮。當時企業家們住的是五星級遊輪,政府官員住的是三星級,對企業的重視可見一斑。劉海燕只能“屈駕”來到朱新禮的船上。

那次見面,雙方印象極為深刻。

回來沒幾天,劉海燕專程去匯源進行考察,並相繼參加了匯源的一些重要活動,與朱新禮成了好朋友。

有趣的是,出席會議的另外一位山東省的領導碰到朱新禮就問:“匯源不是山東的嗎,怎麼又代表北京市了呢?”但接著又說:“不過,代表哪裡都一樣。”這讓朱新禮感到有點不好意思了。

1998年11月,朱新禮再次接待了一批已經光顧多次的“訪客”——山西省右玉縣縣政府的幾名幹部,他們十分懇切地要求匯源去右玉投資。

盛情難卻,於是朱新禮冒著寒風趕到山西右玉縣去考察。

位於山西省北部的右玉縣,盛產沙棘果,是全國30個沙棘產業縣之一,也是全國出了名的貧困縣。經過一番考察,匯源決定在右玉投資建立加工廠。

匯源落戶右玉,縣裡20多萬畝的沙棘果有了出路。農民有了收入,口袋鼓起來了。工廠成為當地的納稅大戶,機關幹部們都知道,他們的工資袋裡充滿著一股濃濃的“果汁味”。

同時,沙棘果的種植面積增加,提高了黃土高原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的能力,收到了一箭雙鵰的效果。

為了感謝匯源,2004年春節,山西右玉縣的四大班子領導,帶著慰問演出團頂風冒雪來到匯源,獻上了一臺以歌頌匯源為主題的文藝節目,這些文藝節目是四大機關的幹部們用業餘時間自編自演的,藝術性不高,可很感人。

在全國各地大規模投資建廠的同時,匯源需要大筆的資金來支撐,朱新禮從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了一條適合匯源拓展市場的融資捷徑:賣出一些股份,讓地方政府參股,減少匯源的壓力

和風險。

txt小說上傳分享

建廠九江:濃濃鄉情為報恩

當初聽說匯源將在九江投資兩億多元建廠,很多人都難以置信。不過,這早已變成了既定的事實。

2001年8月,匯源集團引進國際最先進的PET無菌冷灌裝等生產線,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一座擁有世界一流裝置和技術的果汁飲料工廠——九江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在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戶了。

九江是朱新禮的第二故鄉。10歲那年,他來到九江給伯父做繼子。在那裡,父老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