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美元刀 作者:匆匆

日元也因“要有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國際地位”走向了與美元的對抗和國際化道路。

二、強勢日元的野心

如前所述,法定貨幣的產生是黃金貨幣化的標誌,不同國家發行的貨幣帶來了如何兌換的問題。

在各國貨幣的競爭中,英鎊因為大英帝國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以及廣袤的殖民地經濟支撐,成為通行100多年的關鍵貨幣,獲取了巨大的貨幣壟斷收益,這就是黃金英鎊化的過程。

一戰和二戰後,美元逐漸取代英鎊,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下開始了30年的黃金美元化歷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貨幣戰略和經濟戰略,為美國爭取了利益最大化,並逐漸演變成為美國國家戰略和地緣政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美國人比英國人聰明,他們沒有繼續黃金美元化。因為美國是用黃金打敗英國的,保不齊美國之後還有人一樣用黃金來打敗美國。

美國人的理解是正確的。只過了30年,美國就遭到了歐洲的反擊,用的武器就是黃金。於是美國就一直“妖魔化”黃金,甚至立法不允許美國居民私藏黃金。這就是所謂自由美國所做的對財富的重新定義,也是對人類智慧的最大的褻瀆。

佈雷頓森林體系時期(1945—1971年),黃金即美元;該體制解體後,黃金是去貨幣化的,也就是說黃金不再是貨幣了——這是美國的貨幣戰略的一部分。

因為以當時的國際經濟和可預見的將來的情勢,黃金去貨幣化的現實對美國最有利,這也是當時美國一大批自由經濟學家包括弗裡德曼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倡導履行的。他們甚至叫囂黃金非貨幣化後,黃金因為失去了貨幣價值和功能,由於沒有需求,一盎司黃金價格會跌到6美元。

如果他們看到黃金現在每盎司1000美元的天價的話,美國貨幣之父弗裡德曼肯定會死不瞑目的——雖然本書也多處引用了他的觀點。

去黃金化後的各國貨幣之爭就完全體現到匯率之爭了,這背後就是政治軍事外交等國家實力之爭。美國是最強大國家,美元是最主要的世界貨幣,美元的崩潰意味著全球金融體系的崩潰,從這些因素講,非美元貨幣與美元對抗,承擔著巨大的風險,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不對稱戰爭”,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所以說匯率是美國的戰略武器毫不過分。事實上,本書講到的貨幣戰爭其實就是各國如何被戰敗的過程,沒有任何懸念。

1985年9月;應里根政府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的邀請;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五國財政部長及五國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會議達成了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下調的決議;這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小試鋒芒獵殺日元—1985年“廣場協議”(4)

其背景是,1955年之後的18年裡;日本經濟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速發展;索尼、日立、東芝等一大批電子企業從模仿到創新;把產品行銷到全球各個市場。在美國的扶持下;1985年;日本GDP超過1�3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1/3;出口總額42萬億日元左右;其中對美國出口額為568億美元;貿易順差高達312億美元。同年;日本外匯儲備也達到279億美元。

就在日本經濟崛起的同時;美元已經佔據了全球貨幣的霸權地位;然而這個霸主卻給日本經濟帶來多次的傷害。美國利用霸權地位增發貨幣;把自己的戰爭開支以及經濟危機的成本向全球攤派;不僅造成日本鉅額外匯儲備大幅縮水;同時也打擊了日本企業。根據統計;1960、1968、1971、1973年四次美元危機;日元先後兩次分別貶值7�89%和10%,增加了日本的出口競爭力,而美國呢,自20世紀世紀80年代初期,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國希望透過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而這也一直是歐洲日本一直強烈要求和希望的,於是順勢而為,召開了這次以日元升值為主題的國際會議。

“廣場協議”簽訂後,上述五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

與此同時;日元拉開了不斷升值的序幕;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日元兌美元升值111%,也就是說,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美元對日元貶值了50%,日元對美元升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