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太平 作者:古詩樂

大堂左邊果然用一隻碩大的花瓶插著幾隻紅梅擺在桌子上,一群人圍在一起搖頭晃腦,文縐縐的不知道說些什麼。

在二樓倚攔處找個清淨位置坐下,點了明緣的素齋,又點了幾道小二推薦的招牌菜,泡了一壺香片,還要了一壺狀元春,太平轉而打量起這個據說也頗有名氣的酒樓來。只見著雕樑畫棟的,佈置得倒也乾淨雅緻,仔細看坐著吃飯的人,多是書生裝扮,大袖翩翩,文氣十足。這裡臨近太學,說是學子樓,卻也不算誇口。

男人不能上學堂,所以樓下賦詩尋風雅的那群人,穿著書生裝搖頭晃腦咬文嚼字的,都是身材或苗條或豐腴或嬌小或健壯或瘦弱的女子們,而倚在一邊微笑做一臉崇拜仰慕狀時不時發出一聲讚歎的,卻是體型比女子要高大的男子。這情景在別人看來是雅事,可在太平這個還沒有顛倒過來的異人眼裡卻甚是滑稽,直忍俊不禁,頻頻注目。尤其誰要念出一首好詩,被美人讚賞鬧酒,她敲著桌子笑得比人家還開心。

只是這頻繁的注目卻讓人給誤會了,晴和見太平總是盯著樓下那群書生看,還開心成這樣,有些不明白了:“小姐也想賞梅嗎?府裡就有偌大的梅園呢,比那些好看多了,小姐要喜歡,咱們也折幾枝放屋裡。”

太平搖著扇子笑著搖頭。

“不喜歡卻看得這麼開心?”晴和更不明白了。

明緣長安深知她本性,看她那笑成那樣兒就知道她沒想什麼好事,問都不問一句。

菜上來了,那幾道素齋果然不錯,和山上尼姑和尚做的比,另有一番別樣風味。想來是因為工夫花得比較多,比真正廟裡的飯菜味道豐富齊全一點。要知道,那些和尚尼姑做菜也就放點鹽,了不起加點菜油,別的什麼都沒有,講究那個什麼清心寡慾,偶爾嚐嚐鮮還好,長年累月地吃,不是吃傻了就是吃呆了,連明緣這樣半呆半傻的都屬罕見。

浩然樓招牌酒名狀元春,據說得名於某個狀元,還有個典故,很是受學子們喜歡。太平嚐了一點,沒經過高度過濾的酒都有些濁,口感還算暖綿,一點也不烈,只是香得很,想來是讀書人的口味。晴和秋紋喜歡,長安是看不上眼,沾了沾唇就再沒動過。

其他的菜,就像很多現代人夢想過的,菜是純綠色無汙染非大棚無激素的,豬是吃各種野菜豬草雜糧家養的,雞鴨鵝魚也都是自然態下長的,吃起來雞是雞鴨是鴨的,口感非常好。雖然調料沒有現代那樣繁多複雜,菜的味道卻一點不遜色,只是普通的一隻雞,用木材火燉,哪怕只加點鹽,都能香得你食指大動。這十八年過下來,最讓她滿意的就是這吃穿了,所謂衣不厭精食不諱美,她可腐敗了個徹底。

一頓飯吃下來竟皆大歡喜。明緣很滿意那幾道素齋;長安覺得這裡環境還算乾淨入目;漱玉晴和難得出來一趟,這浩然樓多是讀書人來的地方,他們也只是聽說,來吃酒還是第一次,何況今日逛街也逛得痛快,只給他們吃花生米都開心;太平就不用說了,她雖好吃,卻並不十分挑剔,很容易滿足,許多在漱玉晴和吃來都只是普通的小菜,她卻往往吃得眉飛色舞一臉感動,況且樓下時不時有新作了的賞梅詩高聲念出來,那女子故作謙讓男子嬌聲讚歎的情景,每每讓她捧腹不已,胃口大開。

大夥兒正指指點點吃得高興看得熱鬧,樓下突然發出一陣鬨堂大笑,太平好奇望去,見那幾位小姐書生不知為何,竟撇下了她們的雅事,圍著一個武官官吏便衣的男子高聲取笑。

第九章 偶遇(3)

見太平疑惑,包打聽漱玉忙介紹起來,原來那男子名喚路子歸,是個沒落的世家子弟。

大姚的制度雖然只許女子上學堂參加科考,但武舉方面卻並不作此限制,允許世族男子參加,但必須要持有世族大家族長的薦書,或是得一位朝廷三品以上官員舉薦才行。

世族官宦家的少爺,講究的是琴棋書畫淑德賢良,進退都得有大家風範,斷不可能讓公子舞槍弄棒習得一身粗魯。社會也普遍認定男子適齡出嫁,相妻教女才是正道,哪有拋頭露面跟女子爭長短的道理?就連舉薦也認為是誤人害人之事,輕易不肯答應。所以雖說是男女不限,但男子參加的卻極其罕見,通常幾期難見一個,能出類拔萃獲得功名的,就更是鳳毛麟角。

這個路子歸,人稱:探花郎。正是永昌十一年的武探花,先是做的曹門小吏,後又去了邊疆,立了功勞回來進了兵部,領昭武校尉之銜,正六品。

以男子之身,壓一眾女子之上,難怪這麼顧人怨。況且他十六歲及笄那年因為參加武舉,遭自小訂親的未婚妻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