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小說:中山艦事件 作者:塵小春

我蔣中正和季山嘉尿不到一把壺裡,看來責任在我啦。既然如此,還是準我辭職吧!”

汪精衛見狀,慌忙加以勸阻:“坐,坐,先請坐。介弟不必著急上火,有話慢慢談嘛。”

蔣介石輕輕搖頭,但還是聽勸地重新坐了下來。

汪精衛攤開雙手,誠懇地近乎哀求:“介弟啊,關於你再三辭職一事,為兄已經挽留過多次了。為兄再說一遍,看在革命的份上,請你務必打消辭意,一如既往地履行職責。兄弟一直認為,在國民黨內,就數我們兩人擔子重啦!我誠懇地希望你與我共同努力,攜手推進國民革命,完成總理未竟之業。如果你一意孤行,再三再四地提出辭職,不光是不顧大局,對內對外影響不好,更重要的,是給我汪兆銘出難題了。憑我們兄弟多年共同奮鬥的友情,實不至於此啊!”

蔣介石觀察到,汪精衛說這番話的時候,激動得手有些發抖,臉色都變了。

這下輪到蔣介石沉吟不語了。

汪精衛打住話頭,炯炯的目光注視著蔣介石,期待著他的表態。

蔣介石思考了一會兒,對汪精衛提出:“如不准我辭職,也可以的。那就應令季山嘉回俄。反正我與他,已經是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爐了。”

汪精衛見蔣介石驅季之心已決,兩人矛盾甚深,已無調和的餘地,便無可奈何地表示贊同:“好吧,我打發季山嘉回國。”

蔣介石聞言,暗暗鬆了口氣,臉上隱隱地閃過一絲勝利者的表情。

當天下午,汪精衛召季山嘉來議事。他遲疑再三,囁嚅著向季山嘉委婉地轉達了蔣介石與他不睦,已難以與之共事的意見。性情豪爽、處事果斷的季山嘉對問題看得很清楚,也早有思想準備,立即毫不遲疑地向汪精衛表示,他尊重蔣介石將軍的意見,他個人並不貪戀軍事顧問團團長的職位,隨時可以應國民政府的要求而辭職。他說,個人的進退去留全在其次,重要的是維護廣東國民政府的內部團結,維護革命的大局,維護中蘇兩國政府的友好交往。他請汪精衛放心,他本人不想成為革命的障礙和不利因素,更不想成為有人——主要是新右派、新軍閥——危害革命的口實。他說這番話的時候,態度坦然,語氣誠懇,看不出有任何的不滿和怨懟。

季山嘉慨然應允辭職的態度,多少有點出乎汪精衛的意料。汪精衛原本以為季山嘉聽了會大光其火的,沒有想到季山嘉竟是那樣的大度、平靜和坦誠,那樣的通情達理、顧全大局,那樣的體諒他汪精衛的難處。這下,汪精衛感動之餘,反倒感到有點對不住季山嘉了。臨別,他緊緊握住季山嘉的雙手,再三再四地表示感謝。他說:“季團長,前幾天我在紀念蘇俄紅軍成立8週年聯歡會上,說了這樣一句話:‘吾人對於如師如友而助我的俄同志,真不知如何表示其感激之情,惟有鐫之心中而已。’我今天再重複一遍,希望季團長能理解我的心情。”季山嘉點頭,也說他完全理解汪精衛此時的心情,並對汪精衛對他的信任表示感謝。

汪精衛還向季山嘉提出要求說,他辭職的事,須等鮑羅廷、加侖回廣州後再正式生效,在鮑羅廷、加侖沒有回到廣州之前,季山嘉的團長之職照樣履行責任,工作照常進行。季山嘉同樣慨然應允。

訊息很快傳到了蔣介石的耳朵裡。他對季山嘉表示願意辭職感到滿意,但他又不知季山嘉暫時不走,會是個什麼樣的情形。他在日記中對此稱:“不知其尚有何作用也?”

27日這天,汪精衛是在焦慮、擔憂、不安和猶豫、愧疚中度過的。他的真實想法是不贊成蔣介石的主張和做法,但他又頂不住蔣介石向他施加的壓力。他一方面要維繫和蔣介石的關係,不想、也不敢和蔣介石鬧僵;另一方面,他也清楚蘇聯顧問的分量,清楚地懂得他需要鮑羅廷、季山嘉的支援,需要蘇聯政府的支援,因而也不能傷害和鮑羅廷、季山嘉的友誼。如果因為對季山嘉問題的處理不當而影響和蘇聯政府、蘇聯顧問的關係,甚至失去他們的援助,他汪精衛就成了天字號的大傻瓜!想到這裡,他決心在蔣介石和季山嘉之間玩弄平衡。他相信自己縱橫捭闔的政治技巧。

。。

示威與試探二(5)

汪精衛首先想到,一週之前,即2月19日,蔣介石曾向他正式提出“赴俄休養”的請求,他沒有同意。同一天,季山嘉到蔣介石寓所訪問,蔣介石在談話中透露了“赴俄”的意圖,曾令季山嘉感到不安。汪精衛打定主意,下一步,如果蔣介石繼續堅持辭職的話,乾脆同意他“赴俄”的請求算了,省得他一天到晚拿辭職相要挾,似乎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