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1 / 4)

形勢被估計得越來越“嚴重”。毛澤東說1/3的權力不在黨的手裡,劉少奇說要追上邊的“根子”,都對國內階級鬥爭形勢和幹部隊伍狀況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也對於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向“左”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這幅階級鬥爭的圖景被“描繪”得越來越黑。

這次中央工作會議後,整個運動明顯地向“左”轉,而且邁出了很大的一步。

劉少奇逐漸走上了領導“四清”運動的第一線。

7月13日,劉少奇視察安徽時就說:“這個運動是個大革命,實際上比土地改革、合作化,比過去任何一次革命都廣泛、深刻、複雜得多,它和過去歷次革命不同,非要自己親自去做不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既要解決人民內部矛盾,解決四不清,又要開展對敵鬥爭,還要解決幹部參加勞動,這些事情過去都沒有解決,解決這些問題比土地改革困難得多。自己不去取得直接經驗,就不能領導這個革命。”

這僅僅是劉少奇視察的一個點。1964年7月、8月,劉少奇先後到天津、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瞭解運動的進行情況,王光美隨行作了“桃園經驗”的報告。同時,劉少奇不斷髮揮毛澤東對形勢的估計。

劉少奇說:“四清”運動的實質(5)

在講話中,劉少奇除突出強調領導幹部要下去蹲點,要追上面的根子直至中央,1/3的政權不在共產黨手裡外,還特別強調三點:一是《後十條》關於團結95%以上的幹部的規定不那麼妥當,強調放手發動群眾不夠,要修改,對農村基層幹部開始不能依靠,等問題摸清後才能依靠;二是要擴大“四清”的範圍,提出“四清”不只是清經濟方面的問題,而是經濟、政治、思想、組織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統統要搞清;三是要在運動中集中精力打殲滅戰。

但是,當時各省市區的行動,由於在思想上對這場運動的理解方面存在著同中央不一致的地方,就難免在執行中有些力度不夠的問題。劉少奇對此非常不滿,並在視察過程中一再督促各地加大力度。

當時的江蘇省委書記江渭清回憶了劉少奇一次發火的情景:

在劉少奇同志一行抵達合肥後,魏文伯同志來電話向我和省委打招呼。一個總的精神是,劉少奇同志對前一段“四清”運動很不滿意。魏文伯同志在電話裡說:“渭清同志,你要小心!這次少奇同志脾氣大得很。他在山東發了脾氣,到合肥發了大脾氣。”提醒我要有思想準備,要在劉少奇同志到南京後“注意”。

臨他離開南京前夕,我偕同我愛人徐敏,去看他和王光美同志。少奇同志與我個別交談,嚴肅地說:你昨天那三個不同意見(即農村“四清”、城市“五反”是有成績的,基層幹部多數是好的,對王光美同志的報告不能盲目執行),是不對的。我堅持原來的看法,這就引起了“頂撞”,少奇同志發了脾氣。

顯然,劉少奇對運動執行不力很不滿,尤其認為黨記憶體在著嚴重的右傾思想。

8月1日,劉少奇在北京黨政軍機關和群眾團體負責幹部大會上作了一個報告。

劉少奇強烈要求負責幹部要親自到農村去蹲點,取得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直接經驗,“我們的‘四清’、‘五反’,社會主義教育,是一次大革命,是比過去的土改、合作化還要更深刻、更復雜、更艱鉅的大革命”,如果負責幹部不去蹲點,“就不能領導今後的工作,就不能做領導工作了”。“除開有病的、年老體弱的以外,凡是能夠下去的,都應該去參加這個大革命,搞兩個典型”。

劉少奇說:

過去一年多的“四清”、“五反”是起了一些好作用的,是有它的成績的,主要我看是起了煞住歪風的作用,也起了推動生產的好的影響。但是,不論農村也好,城市也好,據我的估計,“四清”、“五反”多數是搞得不深不透,甚至沒有搞開,沒有入門。……過去一年多,我們在這個革命鬥爭中間打了敗仗,不是打勝仗。

現在,我們是在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下來進行階級鬥爭的。而階級鬥爭現在可以說到處都有。

劉少奇把這種對運動貫徹執行不力,認為是黨內的右傾思想所致。

1964年8月5日,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後十條》修改由劉少奇負責。同時,會議根據陳伯達的提議,中央決定成立“四清”、“五反”指揮部,由劉少奇掛帥。

此後,劉少奇就轉向了領導“四清”、“五反”運動。

首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