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2 / 4)

要做的,就是主持修改《後十條》。

8月5日當天,劉少奇帶毛澤東秘書田家英赴廣州修改《後十條》。行前,田家英請示毛澤東對《後十條》的修改有何意見。

毛澤東說了兩點:第一,不要把基層幹部看得漆黑一團;第二,不要把大量工作隊集中在一個點上。

在飛往武漢的飛機上,田家英把毛澤東的意見轉告了劉少奇。

抵達廣州後,8月11日,劉少奇在聽取廣東省委彙報時,再次強調說:“現在黨內嚴重右傾相當普遍。我過去怕講右傾,有顧慮。回去向主席彙報後,主席說不要怕‘左’,半年總結一次。後來在北京作了一次報告,不戴右傾的帽子,實際上全是反右的。”

但是,劉少奇接著就說:“但是要掌握火候,掌握火候者,就是防‘左’。”

劉少奇說:“四清”運動的實質(6)

自8月11日至20日,劉少奇在廣州10天,主要修改《後十條》。《後十條》由田家英執筆,劉少奇最後修改定稿。修改時,劉少奇加寫了一些十分尖銳的語言。

16日,劉少奇致信毛澤東,彙報了湖北、湖南、廣東視察的情況和在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出現的問題,並對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進一步開展提出了一些全域性性的意見。

劉少奇在信中說:中南各省準備每一個縣搞一個區或一個相當於區的公社,這樣分散進行能否搞深搞透是難於保證的。我已向湖北、湖南建議把各縣工作隊集中到地委,省委工作隊也分到各地委,在省委、地委領導下集中搞一個縣,縣以下各行各業和城鎮的“五反”也同時進行,這樣“一個縣可以集中工作隊員數千人上萬人,聲勢浩大”,“力量集中,領導加強,便於打殲滅戰,便於掌握運動的火候”。改變過去“以縣委領導為主”的方法,把工作隊集中起來。同時,“中央各機關也抽出人來組織工作隊,在北京進行初步訓練和準備,然後分到各大區的若干省,再由省分到幾個縣,由省委領導。”

18日,毛澤東覆信劉少奇:“8月16日來信收到,我於昨天看了一遍,覺得很好,完全贊同。今天即與中央各同志商量,照此辦理,迅速實行。十月會議還應該討論此事一次,取得一致意見,統一黨內思想。……8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中央、省、地、縣委、各中等城市市委以兩個月時間,即照你的辦法,立即訓練工作隊,以利秋冬實施。”

這實際上把“四清”運動的規模更加擴大了。中央工業、交通戰線的16個部、局共抽出3901人,佔幹部總數的26%,其中正副部長、司局長分別抽出34%、31%。

據當時中組部部長安子文掌握的數字:全國下去搞“四清”、“五反”運動的,共有150萬到160萬人。

的確夠得上“聲勢浩大”。

19日,劉少奇委託田家英將《後十條》修改稿送毛澤東審閱,並寫了一封信:“第二個十條,已由田家英同志和中南局、廣東省委的同志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我已看過。我意可以發給各中央局、省、地、縣委徵求意見,在十月會議上定稿。現由田家英同志帶回,請主席和中央稽核。我也將帶到其他幾個省和中央局徵求意見。”

27日,毛澤東將修改稿批發給正在北京參加各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的成員:“此件請印發大區書記及少數參加會議的同志,加上中央參加會議的同志,越快越好,請他們研究,並提意見,再加修改。”

實際上,這已經表示了毛澤東的態度:對劉少奇主持修改的《後十條》,不滿意。

此後,劉少奇到廣西、雲南視察,8月26日回京。29日至9月1日,連續4天主持各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討論《後十條》修改稿。

9月18日,劉少奇簽發了《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一些具體政策的規定(修正草案)》,即第二個《後十條》。

第二個《後十條》,較之前一個《後十條》,對形勢估計的嚴重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認為這個運動“是一次比土地改革運動更為廣泛、更為複雜、更為深刻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資本主義勢力和封建勢力正在猖狂進攻,“他們拉攏腐蝕幹部,實行和平演變,建立反革命的兩面政權,還利用我們檔案中的某些條文同我們進行合法鬥爭”;必須把放手發動群眾放在第一位,“透過訪貧問苦、紮根串聯,發動和組織貧下中農群眾”,“向群眾進行階級鬥爭的教育,劃清敵我界限”,要把團結95%的群眾作為團結95%的幹部的基礎;改變過去依靠基層組織和基層幹部的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