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8)
在毛澤東向“左”滑的同時,劉少奇也控制不住自己,開始向“左”滑。
但是,緊接著毛澤東、劉少奇之間對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性質問題就發生了根本的分歧,而且明朗化、公開化。
劉少奇更沒有料到,不久他就受到了毛澤東的嚴厲批評。
1964年12月15日至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工作會議,主要討論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問題。但會議中期,出現了變化,使這次會議成為了長達一個月的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
15日,劉少奇在會上作主要發言,傳達會議的議程,並提出了前一階段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出現的問題,要求與會者討論,“交換一下意見,交換一下經驗”。16日至19日,連續4天召開了全體會議,對劉少奇提出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討論:在農村中如何劃分階級、如何進行整黨、領導幹部如何下去蹲點、工廠幹部的民主選舉等。會議決定,由陳伯達主持起草一個會議紀要,作為下一階段運動的指導檔案。
但是,接下來的會議上,毛澤東和劉少奇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分歧,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是當時社會主要矛盾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性質;二是運動的搞法。
在一次中央常委會上,毛澤東說:“四清”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鬥爭。
劉少奇說:各種矛盾交叉在一起很複雜,還是有什麼矛盾就解決什麼矛盾好。
毛澤東很不滿:我們這個黨至少有兩派,一個社會主義派,一個資本主義派。
20日,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首先討論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性質和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
劉少奇認為,當前農村的主要矛盾是“四清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