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南非聯邦成立後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贏了兩場世界大戰卻失去了一個帝國(1)
英帝國在二戰之後的衰落被很多人用“突然”來形容,然而每個“突然”的背後都有一個必然的過程。
早在1870年之後,英國的經濟就開始走下坡路。從世界角度來說,也許英帝國的瓦解並不能完全說是一種衰落,它依然在國際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對於英國這樣的老牌工業國家來說,不發展就意味著衰落。
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正好處在自由資本主義方興未艾的時段,英國經濟開始穩步上升。然而這段上升期只持續了二三十年,後來經濟的發展並不樂觀,或是緩慢前行,或是停滯不前。1850年到1870年,英國工業平均增長率為,後來的30年中下降到,而且工業出口率也在迅速下降,鋼產量、棉紡織工業均呈下降狀態。19世紀80年代,美國逐漸成為世界工業生產國中的佼佼者,並取代英國佔據榜首。德國、日本、前蘇聯也都相繼發展壯大起來,併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工業大國,在電氣裝置、有機化工、內燃機等新興產品上,遠遠超過了英國。英國在強大的競爭面前節節敗退,慢慢從“世界工廠”的光輝中退出。
英國工業地位的下降不得不讓人懷疑其工業革命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