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白金漢宮的倒影 作者:莫莫言

樣給人民一個不分等級,沒有貧富之差的福利社會,艾德禮大傷腦筋。就算是實現報告中所說的最低標準,戰後的英國也應該是個從上而下人人都受到社會保障的國家,光這一點就非常困難。更何況當初艾德禮在競選臺上信誓旦旦,表示工黨要保障全體社會成員最基本的生存權利,要填飽人民的肚子呢。在不餓肚子的情況下,對所有的社會成員都上社會保險,不管這個人是乞丐還是工廠主,是嬰兒還是老人。溫飽問題都解決了,人民就該好好勞動了,為國家創造稅收,然後由國家將財富進行再分配。這樣一來,就業就必須得到充分的保障。

這一切在報告中頭頭是道,可是實施起來就不一定會一帆風順。為了能夠更好地將政策落實,艾德禮政府在1946年分別頒佈了《國民保險法》和《國民醫療保健法》。根據《國民保險法》的規定,英國凡是參加工作的,沒有到退休年齡的人,都要加入國民保險,保證退休以後的經濟來源。這一點還比較容易實現,但是《國民醫療保健法》就不是那麼容易實施了。單是其中將醫院國有化這條就衝擊了英國人的私有制觀念,引來了不少非議。雖然,工黨是希望能夠透過醫院國有化,讓所有人都在國家保障的情況下,得到好的醫療條件。

不可否認,這對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十足是個冒險的行動,國家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何況戰後英國的經濟還處於復甦狀態。保守黨利用這個契機向工黨發難,表示最好是集中救濟那些需要救濟的窮人,其他反對黨也在一旁煽風點火。執政黨和其他幾個黨派之間展開了口水仗,互相攻擊。艾德禮暴跳如雷,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在兩年內將所有的醫院收歸國有。這樣一來,全國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免費的醫療,甚至只是居住在英國而不具備英國國籍的人都可以享受同樣的待遇。事實證明,這個政策的確具有超前意識,英國一直沿用至今。

大概在1949年到1950年,工黨就實現了國有化和福利國家的建設。艾德禮迫不及待地將這個好訊息公佈於眾,很多國家紛紛效仿,而這個戰後制度也被英國很好地保留到了今天,不得不再次誇獎艾德禮對大局的運籌帷幄。不過人無完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艾德禮這一失就失在了房屋建設上。他對自己的能力太有信心了,因此總把自己弄得很忙,一邊頂著壓力實行醫院國有化,一邊著手住房建設。一不小心就樂觀地估計了住房環境,他沒有計算到,建築材料十分緊缺,不能充足供應。不過就在這種條件下,還是有48萬套住宅落成。

回頭看看歷史,就會發現,艾德禮政府是完全遵照了“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的道理。國有化政策和福利國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了苗頭,並不是艾德禮憑空想象出來的。

18世紀時,政府建立的皇家兵工廠就將郵政收歸國有。二戰時期,政府就接管了煤氣、電力、供水系統、鐵路等。在二戰開始後,由於戰爭所迫,國家不得不將分散的人力物力集中起來統一調配,這為工黨的國有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在20世紀初,自由黨執政時期,就頒佈了社會保險方面的相關法令,用以保障人民生活。有過這樣的歷史,艾德禮執政後的國有化程序相對來說比較順利,人民在思想上也較為容易接受。

txt小說上傳分享

福利國家與“英國病”(2)

工黨似乎創造了很多保守黨不敢想象的奇蹟,不過艾德禮清楚這些奇蹟得來的是多麼的不易,在這個過程中,曾遭遇過艱難的美國貸款、百年不遇的寒冬、特大洪澇災害以及由這些導致的外匯危機。丘吉爾曾經毫不留情地抨擊工黨,稱工黨的國有化是在英國實行社會主義,每當有一個大工業部門收歸國有,都是國家的一筆損失。丘吉爾無疑是混淆了事實,政府在國有化的過程並不是將企業從資本家手中搶走,而是花費了鉅額資金購買,將一些資本家的資金從虧損的企業中解放出來,重新投資。不過工黨的這些國有化政策的確是借鑑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模式,由於經驗不足也出現了不少紕漏。

其實在國有化和福利國家的建設中,出現一些問題在所難免,畢竟沒有切實可行的例項可以借鑑,而且又是在戰後英國百業待興的狀況下進行。但是,執政黨內部出現矛盾是很可怕的,一旦內部出現裂縫,很容易被其他黨派乘虛而入。

在組織大西洋公約問題上,工黨內部就發生了矛盾,左翼表示強烈不滿,他們認為英國在這個時候聯美反蘇是不明智的。向美國人低頭貸款已經嚴重損害了帝國優越感,如果還要與美國人合作,大國尊嚴何在?更何況,當時的前蘇聯已經成為世界頂尖的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