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日野營。“冷食充腸消永晝,禁聲捫蝨對山花”。“長夜無燈凝望眼”,“持槍倚枕到天明”。此時此地,陳毅除維持基本生存所需外,盡力地擴大紅軍影響,不斷改善遊擊環境,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革命熱情:&nbsp&nbsp 。。

陳毅小傳(2)

彎弓射日列江南, 終夜喧呼敵膽寒。 鎮江城下初遭遇, 脫手斬得小摟蘭 抗日戰爭爆發後,留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幾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國民黨進行談判,停止內戰,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四軍,開赴前線抗日。陳毅當時既對國民黨反動派保持高度的警惕,隨時擊破敵人企圖利用談判消滅游擊隊的陰謀,同時深入各游擊隊根據地,傳達中央的指示,對紅軍幹部、戰土做了許多細緻的思想工作,說服大家適應形勢的轉變。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武漢宣告成立,陳毅就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第1支隊司令員,不久,率新四軍第1支隊和第2支隊挺進蘇南,開闢了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遊擊根據地,任江南指揮部指揮,率部在南京、上海之間打擊日偽軍。繼而,陳毅派部隊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的名義繼續東進,直迫上海近郊。虹橋機場一戰,燒燬敵機四架,震驚中外。1939年冬和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一次###高潮遭到慘敗之後,加緊在華中製造摩擦事件。陳毅又派葉飛、陶勇等先後率部渡江北進,開闢蘇北根據地,對國民黨頑固派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盤踞蘇北的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第24集團軍司令韓德勤依仗他的優勢兵力,妄想一口吃掉蘇北的新四軍。蘇北地區李明揚、李長江的地方雜牌軍和宋子文系統的陳泰運稅警部隊,同國民黨的嫡系韓德勤部隊有一定的矛盾。陳毅堅決執行“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反對頑固勢力”的策略,對李明揚、李長江以及陳泰運等部採取又團結又鬥爭的方針,做了大量工作,使他們在國民黨頑固派向新四軍侵犯時,保持中立。同年10月,韓德勤率領一個軍又一個旅1萬5千人的兵力,進攻蘇北新四軍部隊。陳毅利用“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戰術方針,把主力7千餘人全部集中,並運用“求心退卻”戰術一直退到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所在地黃橋鎮,進行了有名的黃橋決戰。戰前,陳毅對部隊進行動員,指出這一仗關係到能不能戰勝國民黨頑固派,在蘇北開啟局面,建立蘇北根據地,要求部隊全力以赴,進行決戰。陳毅統一指揮這次決戰,經過一天一夜激戰,全殲韓德勤主力部隊1萬餘人。蔣軍第89軍軍長李守維倉促逃跑,淹死在河裡。我軍乘勝連下海安、東臺,和南下的八路軍會師白駒鎮,開啟了華中抗日的新局面。黃橋戰役是陳毅高超軍事指揮藝術的具體體現,是執行統一戰線政策,靈活運用戰略、戰術的結果,也反應了陳毅有魄力、有決心,果斷地將政治仗和軍事仗結合起來的傑出的領導才能。 皖南事變後,中共中央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在蘇北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由於陳毅和新四軍其他領導運用正確路線、方針、政策,依靠群眾,艱苦奮鬥,新四軍迅速發展,建立了七個師的部隊,廣泛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抗擊了華中地區大部分日偽軍的“清鄉”、“掃蕩”,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摩擦進攻。以後,陳毅同陰謀家、野心家饒漱石展開了原則鬥爭。在陳毅正確領導下,新四軍由抗戰初期組建時的1萬多人的兵力,到抗日戰爭結束時發展到30萬人,和八路軍一樣,成為我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抗日的英雄部隊。抗戰結束後,中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蔣介石,集中全力悍然向解放區進攻。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嚴重抉擇關頭。陳毅參加黨的七大從延安回到華東,先後任山東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他堅決執行黨的七大所規定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領導和組織華東解放區的軍民,為解放全中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 解放戰爭開始時,國民黨軍隊氣勢洶洶,進犯解放區。陳毅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指揮華東解放軍,在幾個方向上迎擊國民黨軍,取得初戰勝利。爾後,逐步集中主力,誘敵深入,在運動戰中大量殲滅敵人,先後取得宿北、魯南等戰役的勝利。魯南一戰,解放軍以劣勢裝備首殲國民黨反動派的機械化部隊第1快速縱隊。陳毅堅持運用靈活的軍事策略,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並認真解決部隊由於大踏步進退而產生的某些思想問題。1947年2月,國民黨軍隊分南北兩路進攻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