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1 / 4)

小說:美元的衰落 作者:溫暖寒冬

我們可以看看顯著增長的飲食服務業——僅僅在10年內就翻了10倍,還有增長超過2倍的派遣勞務。這些數字對真實生產率又意味著什麼呢?它們只能說明,在我們的經濟中,支出結構的扭曲和增長趨勢的變化是多麼的可怕:一方面是生產的日趨下滑,而另一方面卻是支出的不斷擴張。

我們的經濟正在以越來越奇特、越來越劇烈的方式變化著:一天天地遠離商品生產,日趨傾向於行業。美國的決策者和經濟學家們也在興高采烈地歌功頌德,在他們看來,這是發達國家經濟程序中自然而言的轉換。而在這個沾沾自喜的觀點背後,卻忽視了兩個關鍵點:首先,製造業支付的工資水平最高,任何人都不用動腦就能理解到這點,至於那些喪失製造業工作而不得不委身服務業的人,對此的認識應該更刻骨銘心;其次,製造業是任何一個國家償還國外債務的收入來源。在美國,出口額佔進口額的比例在2005年出現輕微下跌,降至53%,目前,這一比例也只有56%(如果算上輸出黃金的話,該比例勉強達到57%)。我們都知道,製造業的發展趨勢是生產效率越來越高,僱用的人數越來越少。而美國製造業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商品生產遠遠落後於勞動力的收入增長速度。原因何在?貿易平衡對普通美國人有什麼影響?它又是如何傷及美元價值的呢?

媒體常常會告訴我們,生產率不可思議地高速增長,已經成為美國GDP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是,這到底是事實,抑或只是一個天大的經濟騙局呢?我們也許可以找到無數種解釋。比如說,商業能從普通工人身上榨取到更多價值。如果這種說法真能帶來利潤,經營性投資支出的增加也就理所當然了。而生產率的提高則能抵消全球市場份額的損失。

勞動生產率是一個衡量工作效率的經濟指標。在普遍認為復甦期已經結束的2004年,涵蓋70%經濟領域的經營業生產率已經下降至2?9%。2005年、2006年的下降更令人膽戰心驚,居然只有2%和1%。這無疑解釋了政府支出在2007年第三季度的大幅震盪。請注意前面提到的震盪,它似乎意味著整個經濟正在改善。不過,如果平均工資的確是在增長,或者至少是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同步,這種說法或許才可以站得住腳。但細細看來,數字和結論之間卻自相矛盾。事實上,美國的就業渠道正在經歷一個從高收入的製造業向低收入行業(如健康護理和零售行業)遷移的過程。

如果你想體驗一下毛骨悚然的感覺,不妨看看預算和政策優先中心(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最近的一次調查,他們對美國商務部1929年以來公佈的資料進行了研究。2006年,形成工資薪金的國民收入降至最低。自2001年經濟衰退以來,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長率只有1?9%,相比而言,企業的年均利潤增長率卻達到了12?8%。在前一次經濟復甦中,工資薪金的增長率為3?8%,幾乎達到本次復甦期的2倍,而企業盈利增長率則是8?3%,為本次的2/3。

◇歡◇迎訪◇問◇BOOK。◇

第16節:虛假的泡沫經濟(2)

用一概而論的觀點看待生產率增長,這本身就具有欺騙性,但是從經濟原理角度說,它對美國經濟學家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相比之下,歐洲經濟學家卻很少提及這個概念。儘管他們深知生產率增長的重要性,但他們只相信,生產增長必然從屬於一個更重要的趨勢——資本性投資。而美國經濟學家卻不喜歡把生產增長水平與資本性投資聯絡在一起,因為這必然會給就業與美元價值之間的關係帶來真正問題。通常,較高的資本性投資常常對應著較高的生產增長。順便需要提到的是,資本性投資還可以促進需求和支出的增長,而需求和支出的增長則是把生產增長轉化為高就業和高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

這又是一個不需要動腦就能理解的問題,每個學過歷史的人都應該瞭解這個概念。創造就業機會是構建社會基礎的一個部分。19世紀,美國曾大張旗鼓地興建鐵路和運河,為美國創造了空前的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在消極的經濟中,就業機會不可能憑空而來。

而今天的情況更令人費解,一方面是高生產增長率,而另一方面卻是一落千丈的就業率。原因何在?當然,與往常一樣,美國經濟學家總會給我們作出一個完美的答覆:高生產增長和沒有工作的經濟增長總是相伴而行。

當然,高生產增長率和失業經濟並非不可能。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情況還從來沒有在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