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2 / 4)

兵已一層一層緊緊圍上來。這時平安與吳傑的兵又到了,與盛庸兵合一處,直直圍了數重。

燕王與張玉、邱福等還把這當做是李景隆之師,一衝便潰,不料想盛庸的令嚴法重,將士有進無退,任燕將左衝右突,戰了半天也還是衝突不開。燕王揮劍激戰道:“不努力破賊,不許生還!”

張玉立刻就應道:“今日正是英雄效命之時,誰敢不努力!”於是躍馬提刀,東西馳擊。

盛庸見燕將被圍,猶勇戰不懼,恐怕戰久走脫,於是便又督兵緊圍急戰。張玉見南兵堅強擊戰,皆是盛庸督戰的結果,暗想要脫圍,非斬了盛庸不可;於是大喝道:“盛庸奸賊,不要逞英雄,且吃我一刀!”然後舞刀直殺過來。不期盛庸左右皆有精勇親兵弓弩護持,看見張玉衝殺而來,便一齊放箭。張玉躲閃不及,左臂上早中了兩箭,再要回馬,盛庸已指揮眾將齊上,一下子就將張玉斬於馬下。

燕兵壯氣全倚仗張玉,如今張玉被斬再加上南兵喊聲動地炮矢如雨,受傷者不計其數,要逃走卻又被圍在垓心,要保性命,唯有解甲而降。

燕王也已戰得力疲,幸而朱能、周長兵的後隊未曾被圍,此時從東北角上,奮擊救援。東北圍兵被擊得兇猛,漸漸便有分開之勢,盛庸一看忙撤西南圍兵,往救東北。邱福這裡看見,就忙對燕王說:“東北角上兵馬紛紜,想必是有外兵來救援,大王何不乘此時,率眾從東北角上突圍呢?”燕王搖頭說:“東北角被擊,盛庸既然調西南方向的兵力去救援,那麼東北角正是他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就算是我們內外夾攻,也不容易擊破。不如轉向西南角,乘其不意,突圍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第九章 四面危機(15)

果然如燕王所料,西南角的兵將早被撤去,圍得單薄,燕王率兵突圍而去。盛庸急急遣將來追,只殺了無數燕兵,而燕王已追之不及。盛庸卻不肯善罷甘休,一個勁兒絡繹不絕地調兵遣將去追。燕王此時人困馬乏,難以交戰,只管向北猛奔。正這時燕王次子朱高煦領兵前來策應,迎上前說:“父王請先行,待兒擒斬追將!”他橫槊縱馬,衝鋒在先,追兵不知多少將領都被朱高煦挺槊打死,又生擒了指揮常榮而去。追兵懼怕朱高煦的非常之勇,便漸漸退了回去。

回到營後,燕王也對朱高煦深加誇獎,他用了一個在他們家族中向來是最高的讚語,那就是:“這個兒子像我!”太祖曾用此語高度評價了燕王,而今他又如此讚美了救他脫險的次子朱高煦,他萬沒想到,日後的朱高煦也將重複他今天的事,是的,當年的燕王完全不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兒孫也將骨肉相殘,當年的那個時候他只知道趕快引殘兵回北平去。

建文三年正月元日,正在上朝的時候,東昌的捷報就到了,建文帝頓時龍顏大悅,降詔褒賞將士,聽說燕王被圍,差點死於亂軍之中,於是便又降詔,告訴眾將:“燕王雖然叛逆,但畢竟也是朕的叔父,只可生擒,不可暗傷,使朕有殺叔父之名,以傷朕的仁君形象。”

燕王敗回北平,召道衍來見,說:“孤王前日出兵,你說肯定能勝,為什麼今日大敗而還?”

道衍早在一聽說燕王全軍慘敗就心慌得很,到了燕王兵敗回北平後更是暗地裡冒了幾日虛汗,但當真正嚴峻的時刻來到的時候,面對著燕王用厲辣且反感的眼神緊盯著他,毫不客氣地擲出了這麼冷嘲熱諷的一句後,這個時候他那張歷經人世風雨的老臉皮子越發厚了起來,不要說風雨就是刀槍也不怕,何況現在只是面對著燕王的厲辣且反感的眼神緊盯著,和一句毫不客氣的冷嘲熱諷。有一張遠遠厚過城牆的老臉皮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所以完全不必意外,道衍一臉從容地答道:“臣早就說過會這樣了,只不過大王沒有注意到罷了。”燕王道:“卿什麼時候說過會有東昌之敗?”

道衍道:“臣曾說得‘多費兩日’,‘兩日’不是昌字又是什麼?不但臣預言了這一點,就是前些年的金忠為大王卜卦時,也說過‘靖難師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逢大木穿日,小不利耳。’‘大木穿日’不是東字又是什麼?勝敗皆已前定,誠望大王再統帥眾兵出師,這次必定會勝的。”

燕王果然被聰明且老臉皮子厚的道衍繞進了圈子裡,對著那件皇帝的新衣,誰甘心讓自己成為天下最笨的人呢,於是他慌慌地做出感覺恍然大悟的樣子,爾後便在大徹大悟間對道衍越發地敬重和信任了,於是恭敬又虔誠地說:“原來東昌一敗,是早有定數的。卿能知禍福,不啻諸葛再世,先生的建議,孤王敢不敬從?”

至此,道衍成功地將燕王的耳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