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到,未來修建鐵路的勞工將以朝鮮民夫為主,相比於國內的勞工,使用朝鮮民夫甚至不需要承擔糧食費,這是迫不得已的辦法,甚至未來煤礦也將使用大量的朝鮮民夫。至於華人勞工,按府中的想法則是儘可能派往工廠,成為工廠工人。
“即便是減少一半,那至少還得需要一千萬!”
沈德耀搖搖頭,如果不是詹天佑提及築路所需的資金問題,他壓根就不會想到那個問題,而現在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統監府並沒有得到朝廷的財力支援,在國朝築路資金尚且不足之時,又豈會支援統監府於朝鮮修築鐵路?
“其實,銀子的問題倒也不大……”
見老同學無不是面帶憂心如焚之色,吳煥榮卻是突然笑了出來,
“哦,莫非中平有什麼辦法?”
詹天佑與沈德耀兩人同時把目光投向吳煥榮。
“於國朝築路,無非兩點,一是自己籌,二是問朝廷要,現在府中就是自己籌,這剩下的一條嘛,就是問朝廷要,”
“朝廷現在又豈有銀錢往統監府派?”
“若是不要的話,永遠也要不到,關鍵問題是怎麼去要,如何能要得來,”
他瞧著兩人自信滿滿的說道,相比於眼前的這兩位,作為電報局長的他可以瞭解到更多的機密以及更多的訊息。
“中平有何良策!”
“良策倒也談不上!”
客氣了一聲,吳煥榮把聲音微微一壓,瞧著面前的兩人輕聲說道。
“兩位仁兄可知,當今朝廷最怕什麼?”
(明天加更,順便求一下票票!如果你看的滿意,不妨贊一下,拜謝!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群:150536833歡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續……)
第39章 求援(今天加更,求月票)
“朝廷素來懼怕外患!”
雨水順著青瓦滴落於園中時,南別宮東書房內,幾人圍著一份地圖,唐浩然盯著地圖北方上角,輕聲說道。
“既然朝廷懼怕外患,那麼咱們就不妨在這上面做個文章!”
若非是一份從北洋衙門轉來的電報,恐怕唐浩然還真想不起來今年的這件大事,甚至今年的這件大事直接影響東亞半個世紀的格局。
“大人所言極是,若非朝廷鑑於日益嚴重的“東顧之憂”,其又豈會決定籌備建築關內外鐵路,聘請英國工程師勘查“滿州”南部至俄朝交界的琿春的鐵路路線……”
李光澤的話讓唐浩然的嘴角微微一揚,這所謂的“東顧之憂”即沙俄對東北的侵擾活動,實際上現在沙俄對東北的侵擾倒是保持著刻制,而“東顧之憂”被引入朝堂,卻是因為另一件事——李鴻章幕僚主持的中國鐵路公司與張之洞爭奪的蘆漢、粵鐵路失敗後,為阻其築路,彰顯北洋系的重要性,借東北三省將軍以及言官之口,於朝中鼓吹“東顧之憂”,進而以“保關東祖地於不失”為由,請修關內外鐵路,雖說這滿清入關兩百多年,對他們來說,這關外卻依還是他們的根本,自然於朝中應著如雲,雖說翁常熟等人心知李鴻章的“陰謀”,亦也只能表示贊同,畢竟所謂的“祖宗基業”、“旗人根本”擺在那。只不過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這邊朝廷剛一同意解“蘆漢鐵路款築關內外鐵路”,那邊俄國人的反應卻完全超出了那些大員們的預料。
“只不過軍機處的大臣們沒想到。這一舉動。立即引起了俄國政府的警覺。素有“雄才大略”之稱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自然不會坐視咱們將鐵路延伸至東北邊境。所以。其釋出了“從速修築西伯利亞鐵路”的敕令。而外交大臣吉爾斯也於上個月致信支援沙皇,俄國政府也聞風而動,如果所料不差的話,興建西伯利亞鐵路的計劃必將取代過去幾年提出的零星的鐵路計劃,不再是遠東區域性鐵路,而是從聖彼得堡延伸至海參崴的鐵路!”
在唐浩然道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所浮現出的卻是另一件事——一年後為為了顯示俄國政府興修西伯利亞鐵路的決心,更重要的是要向清朝政府示威。那位皇太子的遠東之旅,但現在俄羅斯顯然並未作最終決定,在北洋衙門的通文中,只是提及朝廷將修關內外鐵路以及俄國決議修路的東顧之憂,並未提及皇太子的遠東之行,顯然其至少現在還未做出決定,這件事現在只能暫時埋於心底。
可無論如何,現在既然李鴻章拿出“東顧之憂”與張之洞爭權,那自己未償不能搭個順風車,從這“東顧之憂”中為自己謀上幾分利益。
“既然他北洋大臣能打出這張牌。咱們同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