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似乎是自己想多了。
思索片刻,李經述看著唐浩然。他知道對方如此明白的告訴他,他可以離開朝鮮了,對他肯定是有所求,於是便反問道:
“有什麼需要我帶給家父的嗎?”
“大人,您覺得李鴻章會同意嗎?”
在李經述離開南別宮之後,李光澤走進唐浩然的書房時,主張暫不放李經述歸國的他反問道:
“現在不是李鴻章是否同意,而是……”
話聲稍稍一頓,唐浩然看著李光澤笑說道。
“利益!”
或許對於李光澤等人來說,在很大程度上他們都被自己“拉上賊船”的。而現李鴻章等人未嘗不是被自己拉上了賊船,這條船上來容易下去難。
“對於李鴻章他們來說。他們之所以冒著殺頭的危險迫使朝廷讓步,為的就是保住各自的利益,對於這些習慣於大權在握的大人們來說,想奪他們的權,簡單比殺了他們還難!”
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而唐浩然當初之所以提及“八督議政”正是拿捏住了他們的命門,如果沒有杭州起義將“滿漢之別”這屋窗戶紙捅破,如果自己通電中不提“歧視、防範漢臣”,或許如李鴻章、張之洞那樣的大人們,還會繼續如歷史上一般,做“我大清”忠心耿耿的臣子,可最終,他們卻從朝廷的變化中意識到,“八督議政”是他們最後的機會,如果錯過這個機會,他們極有可能會死無葬身之地。
漢臣、滿臣,對於滿清朝廷來說,這個原罪是其永遠都無法擺脫的。唐浩然用一招“自保”把他們拉上了這條船,現在對於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