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3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畢竟同自己打交道的是李經述。

“朝廷斷不會接受又能如何?現在府中已經於解放區建立了民政廳,而在許多地方許多鄉紳、市民、貧民,更是自願向駐朝軍請求保護。百姓代表懇請軍隊寬大施恩。垂憐拯救百姓於流離之苦。”

提及對東北“解放區”建立的民政體系。唐浩然神情中不禁顯露出一絲得意,對於東北地區的民政管理,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統監府的一場考驗,或者說是等同於進京會考前的一場“考試”,直接考驗著這兩年,統監府在民政方面仿效西洋建立的現代民政體系,甚至於朝鮮亦不過只是進行某些嘗試罷了。

只有在東北,才能真正嘗試推行現代化的民政。從而為將來對全國的統治打下基礎。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東北的人口不到700萬,雖是地大卻人煙稀少,有比這裡更合適的“民政試驗場”嗎?在中國沒有比這裡更適合進行變革的地區,再加上東北豐富的資源。十年後,東北甚至將是自己揮師南下的根本地,朝廷不會?與自己有關係嗎?

“朝廷是斷不會同意由將東北龍興之地讓予你!”

面對唐浩然的反問,李經述深吸一口氣,盯著他繼續說道。

“畢竟,無論如何。朝廷總需要顧著那點面子!否則……”

朝廷的面子!

冷冷一笑,唐浩然看李經述冷笑道。

“這一次。我就是要扒掉朝廷的面子,非但我要扒,恐怕中堂大人……”

雖說做不到走一步算十步,但從丟擲那個“八督議政”以離間滿清朝廷與地方漢臣信任的那一刻起,唐浩然就知道,一但漢臣們為了自保選擇“議政”,那麼對於他們來說,只有扒下朝廷的臉面,他們的官位才能做的更穩當。

正如歷史上,庚子之禍把滿清朝廷的臉面扒了下來一般,若非李鴻章、劉坤一等淮湘權臣相即離逝,加上張之洞拱手讓權晉身軍機,那滿清朝廷又豈能堅持十一年,不過雖是如此,地方坐大的現實,卻又是滿清朝廷無法逆轉的,當他們試圖逆轉的時候,辛亥革命隨即爆發了。

現在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把朝廷的臉面撕下來,縱容其它八督坐大,有了那八大總督的互相牽絆,自己至少在未來十年內,不需要擔心滿清朝廷,至於八大總督是否會互相攻伐,從而導致內戰,唐浩然反倒是充滿了信心,這些讀書人出身的總督斷不會如此,至少於他們心中還有那麼點信仰。

話再說回來,不還有一個朝廷在嘛!

“中堂大人也是想要把朝廷的臉面扒下來的!”

唐浩然的話只讓李經述無奈的苦笑,苦笑之餘卻又不住的搖著頭,最後盯著唐浩然說道。

“子然,過去他人只道你長於西學,而不擅為官,可今日……”

話聲稍稍一頓,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經述依然將面前這個與自己年歲相仿的青年視為朋友。

“世人必皆知,這世間最擅長為官者便是你,縱是家父亦嘆之不如!”

用一招通電把八督逼到欲為忠臣而不能的地步,如此之人又豈不擅於為官,但李經述的評價換來的卻是唐浩然一陣大笑,只見他笑說道。

“仲彭,我若是會為官,又豈會走到今天這步?”

那是因為他從未想過要去當官!

如果李鴻章聽到唐浩然的這番話語,一定會於一旁如此說道,只可惜李鴻章並不在這裡,實際上對於唐浩然而言,在某種程度上,他與李鴻章勉強可以算做知已,至少算是半個知己。

“仲彭,這兩日會有一艘船駛往天津,如果仲彭你願意的話,可以前往仁川乘船迴天津,不知兄意下如何?”

“啊!你會放我?”

李經述詫異的瞧著唐浩然,打從其起兵反對朝廷後,他可都覺得自己就是一人質,每每想到他全以自己為質,勒索父親時的,李經述的心底便是一陣神傷,想到父親為自己憂神,事長至孝的他以至於這陣子茶不思飯不想起來,著實瘦了不少。

“仲彭,瞧你說的,你又不是俘虜,何來放還之說?”

像是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似的,唐浩然又特意補充道:

“再者,你看,你在這的時候,不是想到什麼地方便去什麼地方嗎?何時有人阻攔?”

確實沒有阻攔過他,但是出於“安全考慮”。唐浩然還是派出了衛兵貼身“保護”他。這會他這麼一說。李經述是反倒是說不出話來,確實,唐浩然起兵後,並沒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更無綁架之說,至於衛士亦是早在起兵造反之前即以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