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1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的法子。當年他李鴻章能收降髮匪、捻匪,今天他唐浩然自然能收降淮軍。

這新軍……非練不可啊!

不練新軍,淮軍則不足為憑,那邊他已經授意袁世凱於臺灣練一鎮新軍,甚至將琉球的十二營近七千淮軍悉數調於其麾下,供其加以操訓充實臺灣新軍。可問題是在新軍練成之前,誰人能擋得住他唐浩然的十萬精銳?

朝廷自然希望李鴻章去擋,就是各地總督恐怕亦希望如此,可對李鴻章來說,當下最緊要的就是保持實力,從而保住這“天下第一督”之位,若是說過去,這“天下第一督”靠的是名,那麼現在就需要靠“實”了,唯有實力才能讓這北洋衙門於他日立於不倒之地。

亦正因如此,他才不能容唐浩然坐大,如若唐浩然坐大,那麼到時候,對北洋絕不是件好事?養狗是好,但不能傷著主人,長時間的思索後,李鴻章抬眼看著神情顯得有些緊張的李經述,注意到其臉色中的異樣,心知兒子性格柔弱的他便輕聲詢問道。

“經述,以你看來,唐子然所要為何?”

所要為何?

被父親這般一問,李經述不禁一愣,好一會才開口說道。

“以,以孩兒看來,唐子然所謀者,絕非關內,”

至少現在還不是,在心底補充一句,李經述的話語稍頓了頓,看著父親深吸一口氣,然後認真的說道。

“以孩兒之見,其所謀者,定是東三省!”

東三省,儘管現在東北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地尚未建省,但卻早有“東三省”之說,現在這“東三省”這一用語則更加普遍,如七年前曹廷傑所著《東三省輿地圖說》即將關東三地稱為“東三省”,這會李經述自然而然的用上了“東三省”。

“東三省!”

李經述的話讓李鴻章與李經方皆是一愣,李經方更是驚喊道。

“這……他就不知道那東三省是朝廷的龍興之地嗎?想要東三省,他瘋了是不是!”

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所在的東北地區是滿洲人的發祥地。大清國入主中原後,即以東三省為特區,其行政體制與內地行省制度迥異。為了防止漢人染指其“龍興之地”,清廷更是於東北實行封禁政策,禁止漢人出關移民墾殖,以關外為皇家禁地,自成體系。

直到了清末,隨著清政府封禁政策的鬆弛。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廷的勢微,流民陸續出關墾殖,加之俄人染指之憂。這才迫使朝廷於關外馳禁,準流民於東三省屯墾。雖是如此,這東三省於朝廷而言總歸是龍興之地,他唐子然想要東三省,談何容易,別的不說,就是那些旗老旗少們又焉會坐視龍興之地為“逆賊”襲佔。

相比於李經方的驚訝。李鴻章卻顯得很是平靜,他只是靜靜的反問一聲。

“這是他的意思?還是你猜出來的?”

這才是李鴻章最關心的事情,於朝廷而言“東三省”或許是龍興之地。但那總歸只是“關外”,若是唐子然勢大難擋,這朝廷不見得不會考慮讓“東三省”與其,尤其是現在。現在草木皆兵的朝廷對地方疆吏全無信任可言。如若唐子然兵逼京城,屆時朝廷自然會考慮割地議和,對此深知這朝廷實質的李鴻章又焉能不知?

可問題在於——他唐子然得到了“東三省”會對北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會不會因而坐大?

至於什麼朝廷的“龍興之地”則全不在其考慮之中。

“這……這是孩兒的猜測。”

這當然是李經述的猜測之言,實際上,唐浩然並未曾對其直接表示過要東三省。

“不過從孩兒與其談話時,其話中透出的意思來看,其既便是罷兵,亦需要獲得一定的回報。再結合其於奉天仿效地方事務廳,設立民政廳。委派民政官員,將大量官員調往奉天、吉林等地,孩兒以為,其所謀定是東三省!”

李經述的分析倒還算有理有據,略點下頭,知其所說是事實的李鴻章沉思片刻後,看著李經述反問道。

“經述,你以為這東北三省是否應該交予唐浩然?”

“斷不能交予其!”

李經述口中的拒絕,全出乎李鴻章以及李經方兩的意料,在他們看來,其定會贊同將三省交予唐子然,怎麼可能會拒絕?

“父親,唐子然者,於朝鮮,尚能受制於外藩之地,可若是到了東北,雖看似關外,卻實為中國之地,再經十數年建設,試問他日天下誰人能敵其勢?”

若是有外人在,恐怕定會有人嗤之以鼻的加以反駁,這世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