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朝陽 作者:噹噹噹當

非得透過一場戰爭來獲得強國地位!

即使是作為外交官,對於從戰場上獲得“強國地位”,唐昭儀也不會持一絲懷疑態度,地位不是他國施捨的,沒有戰場上擊敗一個列強,沒有任何人會承認你是強者,不過認同歸認同作為外交官的他又豈不知道,打一場只會有兩種結果,一種固然是人們所希望,而另一種呢?無疑是人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外交官需要有冷靜的頭腦,需要有清醒的意識。可有時候,即便是在心底反覆唸叨著“冷靜”,那冷靜的頭痛依然會失去控制,就像現在,就像此事,在同荷蘭領事的會面結束後,幾乎是在將對方送上馬車,轉身在的瞬間,一句粗話便從唐昭儀的口中迸出。

“丟他老母啊,”

一聲粗話之後,唐昭儀又惱怒的說道。

“當真以為我們不敢打仗嗎?”

這也難怪,為了能夠在荷屬東印設立領事館,在“總理衙門”的委託下,唐昭儀作為談判代表,同荷蘭方面已經談了整整一年,在過去的一年中,雙方的談判遠遠談不上順利,甚至荷蘭壓根就沒有想要談判的誠意,在一些問題上,更是寸步不讓。

這不,談判又一次擱置了。

荷蘭人的輕視,更準確的來說,是荷蘭人的歧視,如何能不唐昭儀惱火。

“大不了一拍兩散,大家槍口對槍口,炮口對炮口的說話!”

若是換成其它的列強,或許唐昭儀還不至於如此,但在他看來,荷蘭只是一個小國,不可能作出太過強硬的表態,但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談判的受挫,甚至讓他懷疑起自己的談判策略發生了問題,但今天的談判,卻讓他清楚的意識到一點——荷蘭人之所以無意談判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是骨子瞧不起咱們!然帥!”

坐在大帥的面前,將談判的進展一一加以彙報之後,唐昭儀用憤憤難平的態度的說道。

“以我看來,這次如果想要取得進展,非得持以強硬態度不可!”

他的話聲頓了頓,看著若有所思的大帥說道。

“方今之世,西洋人待華僑最為殘酷者,當數荷蘭為最,且不聞百五十六年前的“紅溪慘案”,便就是現在,荷蘭人於其屬東印,以嚴刑酷法來束縛華僑,以苛捐雜稅盤剝他們……”

作為廣東人的唐昭儀自然關心華僑的利益,畢竟他們大都是廣東人,而在其提到“紅溪慘案”時,唐浩然的眉頭也跟著一跳,他自然想到了那位後世“磚家學者”口中所謂的“十全老人”、“千古一帝”對此事的反應。

“南洋事誠不法,然漢商素違禁久居其地,自棄化外,名雖漢人,實與彼地番種無異,揆之國體,實無大傷。”甚至那位所謂的“千古一帝”還對荷蘭來使說“莠民不惜背誦祖宗廬墓,出洋謀利,朝廷概不聞問”,這就是所謂的滿清對於所謂的子民的態度。

“根據法令,華僑被限制住在指定的區域,華人區,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搬遷,從傍晚六時半至黎明前五十半,如若出門,須帶火把或燈籠,以便於監視,想要從居住區到另一地區旅行或探親,需要事先提出申請,手續繁瑣且費錢……到達目的地後,需在24小時內向當地政府申報,否則會受到懲處……”

唐昭儀一邊說,一邊注意觀察著大帥的神色,見其眉頭緊鎖著。面色中隱露不快。便知道自己的猜對了。

“根據荷屬東印當局四十年前頒佈之法律規定。荷屬東印居民被分為四等,第一等為歐洲人,第二等為荷蘭後裔,第三等為和歐洲人同等待遇者,第四等為等同原住民同等待遇者,而華僑則為最末等……”

“除地位上加以限制外,其還規定華僑必須留辮子,他們認為這是華僑的標誌。且華僑不準穿西裝,只准穿對襟的馬褂……”

隻手端著茶杯,唐浩然只是默默的聽著,那眉頭越皺越緊,臉色中的怒意也越來越濃,可在另一方面,他的心底卻又似長鬆了一口氣,這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嗎?

或許,對於唐昭儀等外交官員們來說,他們希望透過在荷屬東印設領。以爭取走出去,建立東北自己的外交體系。但對於唐浩然而言,他卻早已經虎視眈眈的盯上了荷屬東印,一方面是盯上了那裡的油田——婆羅洲的油田直接關係到未來數十年間,中國的石油戰略安全,所以才會處心積慮的想要奪取婆羅洲。

而在另一方面,現在關內李鴻章對東北的警惕,使得唐浩然不得不想辦法轉移一下國內的注意力,而沒有什麼比外事更容易轉移注意力。一但東北於南洋挑起事端,那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